户部衙门的朱漆大门被贴上封条那日,京城的药材市价正往天上蹿。聚合堂的掌柜们踩着王坤倒台的烟尘,将当归、黄芪的价钱抬了三成,连最寻常的艾草都要三个铜板一把 —— 谁都知道,宰相把持的聚合堂早已垄断了京城药材生意,如今没了户部撑腰,更是成了脱缰的野马。
叶枫站在望龙门总舵的阁楼里,指尖敲着窗沿,看楼下药农们背着空篓子垂头丧气地走过。冯掌柜刚从城外药材市场回来,手里攥着张揉皱的价目表,气得胡子发抖:“聚合堂的人放出话,说今年北疆旱情重,药材减产,要把价钱再提五成!那些药农明明运来了新收的甘草,却被他们扣在城门外,说‘不合规格’,其实是逼着药农低价卖给他们!”
“他们敢扣,咱们就敢接。” 叶枫转过身,手里捏着枚刚刻好的木牌,上面刻着 “普惠堂” 三个字,边缘还雕着片小小的艾叶,“让望龙门的商队去东门接应药农,就说普惠堂收药材,价钱比聚合堂高两成,现银交易,不压账。”
冯掌柜眼睛一亮:“高两成?咱们的本钱……”
“本钱从锦衣卫的密库出。” 叶枫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昨日林大哥已经跟张威统领谈妥,锦衣卫查抄王坤的赃款里,有三成拨给咱们周转。他只提了一个条件 —— 普惠堂要给禁军伤员供药,价钱对折。”
这是笔精明的买卖。禁军将士常年在外操练,跌打损伤是常事,聚合堂以前给禁军供药时,不仅以次充好,还敢漫天要价。如今普惠堂接下这桩生意,既得了锦衣卫的支持,又能借着禁军的口碑打开局面,简直是一举两得。
冯掌柜刚要应声,门外忽然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林沁提着裙摆跑进来,发间还沾着几片桂花,手里捧着个锦盒:“枫哥哥,你看我带什么来了?”
锦盒里是几十张泛黄的药方,边角都磨得起了毛。“这是我父亲留在江南的老药方,” 林沁眼睛亮晶晶的,“里面有好多治风寒、跌打损伤的方子,药材都是常见的,配起来便宜,效果却比聚合堂的那些‘秘方’好得多!我已经让玲珑阁的绣娘们抄了几百份,咱们普惠堂开业时,就用这些方子配药。”
叶枫拿起一张药方,上面的字迹遒劲有力,末尾还批注着 “甘草换蜜炙,减三钱,不伤脾胃”。他抬头看向林沁,见她脸颊微红,显然是跑了很远的路才送来,心里一暖:“沁儿,这些方子太珍贵了。”
“能帮上忙就好。” 林沁低下头,指尖轻轻划过药方,“我还让三哥找了几个老御医,他们说愿意来普惠堂坐诊,不要工钱,只求能让百姓吃上平价药。”
叶枫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衣袖传过来:“有你在,真好。”
三日后,普惠堂在京城东西南北四门各开了一家分号,门楣上挂着 “平价便民,童叟无欺” 的木匾,门口支着免费诊脉的摊子,老御医们穿着素色长衫,正给排队的百姓号脉。望龙门的伙计们抬着一筐筐药材从后门进来,当归、党参堆得像小山,每筐上面都插着木牌,写着 “产地直供,价钱比聚合堂低三成”。
最热闹的是南门分号。林沁亲自坐阵,穿着月白的布裙,在柜台后给百姓抓药。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哭着说孩子烧得厉害,聚合堂的掌柜要她拿二两银子才肯卖退烧药,她实在拿不出。林沁连忙让老御医看诊,又亲自配了退烧药,分文没收,还塞给妇人两个刚出锅的馒头:“药按时喝,不够再来拿,不要钱。”
妇人千恩万谢地走了,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了南城。不到半日,普惠堂的门槛就被踏破了,百姓们提着篮子来抓药,嘴里念叨着 “还是普惠堂的掌柜心善”,对比之下,聚合堂的门可罗雀,掌柜们站在门口,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宰相府里,柳先生将普惠堂的账本摔在桌上,气得浑身发抖:“一群废物!连个小小的药铺都对付不了!” 聚合堂的掌柜们跪在地上,头都不敢抬:“相爷息怒,那对方太狡猾了,他不仅价钱低,还请了老御医坐诊,百姓们都信他……”
“信?” 柳先生冷笑一声,眼里闪过一丝狠厉,“我让你们查的事,查得怎么样了?普惠堂的药材是从哪里来的?”
“查…… 查到了,” 一个掌柜颤抖着说,“他们的药材都是从江南运来的,走的是望龙门的商路,还有锦衣卫的人护送,咱们的人根本动不了手。”
柳先生捏紧了拳头,指节泛白:“好,好得很。既然动不了他的药材,就动他的人。去告诉影,让他想办法,把普惠堂的老御医们‘请’到聚合堂来,要是不肯,就……”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掌柜们吓得连连应是,屁滚尿流地退了出去。柳先生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凋零的秋菊,眼神阴鸷 —— 他绝不能让望龙门断了宰相的财路,聚合堂每年的进项,可是宰相豢养死士、打通关节的重要来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棋中余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棋中余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