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矿坑中的血腥味尚未完全散尽,叶枫已冷静地处理完所有痕迹,仿佛那场短暂的杀戮从未发生。他换下沾染了尘土的外袍,仔细洗净手脸,确保不会将一丝一毫的戾气与血腥带回给那个依赖他的女孩。
回到饭店,叶泥正抱着膝盖,紧张地张望着。看到叶枫安然归来,她眼中瞬间迸发出明亮的光彩,像只归巢的小鸟般扑过来:“哥!你回来了!没事吧?”
“没事。”叶枫揉了揉她的头发,语气刻意放缓,“几个不开眼的毛贼,已经打发走了。”他不想让她知道太多黑暗,“我们该出发了,去信上说的那个地方。”
兄妹二人再次骑上玉狮子,按照林沁信中所指的模糊方向,朝着边境深处那片更加荒凉、被称为“风蚀戈壁滩”的区域行进。越往深处,人烟越是罕至,只有呼啸的风沙和嶙峋的怪石为伴。
另一边,盘核桃的老者用力握紧了手中的核桃:“你还藏了这一手?还真是小瞧你了。”
信中所指的范围极大,若漫无目的地寻找,无异于大海捞针。叶枫并未急躁,他深知,既然“秃鹫”在此地设有秘密关押点,而且大哥的罪还没定下来。如果真的害怕走漏风声,必然会有蛛丝马迹可循。
他采取了极其谨慎的策略:
1.高地远瞰,观察规律:他不再沿着固定路线前进,而是凭借玉狮子的脚力和自身的敏捷,频繁登上较高的风蚀岩丘或雅丹地貌顶部,利用师父所授的“观气”和远眺技巧,长时间、大范围地观察四周。他看的不是风景,而是“规律”——人活动的规律。
2.寻找“不自然”:在这片近乎死寂的荒原上,任何规律性的、非自然形成的东西都可能是线索。他注意到,极远处,每隔几天,在特定的时辰(通常是黄昏或黎明前后),总会有一两个细微的沙尘移动的轨迹,以某种固定的路线,消失在几座巨大的、如同迷宫般的风蚀岩群深处。那轨迹很轻微,像是经过刻意掩饰,但逃不过叶枫专注的眼睛。师傅当年的黄豆里面挑花豆还真是派上了用长。
3.痕迹追踪:他远远尾随过一次这样的轨迹。发现那是一名穿着土黄色伪装服、骑着骆驼的信使,行动极为谨慎,绕了无数弯路,最终消失在那片风蚀岩群的一个极其隐蔽的入口处。对方显然受过反跟踪训练,但叶枫凭借远超常人的耐心和对环境细致入微的观察(如骆驼蹄印的深浅变化、被轻微踩断的枯草方向),硬是没有跟丢,并大致锁定了入口区域。
4.物资流向:叶枫没有贸然进入那片如同迷宫的岩群。他转而开始在远离岩群、但又是通往外界必经之路的几个点潜伏观察。他发现,每隔一段时间,会有一支小型驼队,伪装成普通的边境行商,运送着清水、食物(数量不多但很精细)、还有少量的药品。这些物资的量和种类,不像供应一个营地,更像是在供养少数几个重要人物。驼队最终的目的地,也同样指向那片风蚀岩群。
5.逆向推理:叶枫结合林沁信中所言——兄长是被秘密关押,而非公开囚禁。那么关押点必然满足几个条件:极其隐蔽、易于防守、难以被发现、且有可靠的水源(哪怕是秘密水源)。那片风蚀岩群地形复杂,如同天然迷宫,内部很可能有隐藏的水源或蓄水装置,完美符合所有条件。而那些规律出现的信使和补给队,则像是指路的明灯。
“哥,我们找到了吗?”叶泥看着叶枫连日来沉默的观察和思索,小声问道。
“大概方位确定了。”叶枫指着远处那片在夕阳下投下巨大阴影、如同狰狞魔鬼城的风蚀岩群,“如果我没猜错,哥哥就被关在那里面。但里面地形肯定极其复杂,且有暗哨巡逻。我们不能硬闯。”
他沉吟片刻,有了计划:“我们需要等。等下一次补给队进去,或者信使出来。”
机会很快来临。两天后的黄昏,那名信使再次出现,骑着骆驼离开了岩群,朝着来的方向返回。
“玉狮子,跟上他,远远跟着,别被发现。”叶枫低声道。玉狮子通灵,立刻迈开四蹄,如同融入风中的幽灵,远远辍在那信使后方。
跟出数十里,来到一处相对平坦的戈壁,信使似乎放松了警惕,速度稍缓。
“就是现在!”叶枫对叶泥道,“帮我看着周围。”他自己则迅速伏低身体,如同捕猎的豹子,借助地形的掩护,以惊人的速度从侧后方悄然接近!
那信使也是好手,似乎察觉到一丝异样,猛地回头!但已经晚了!
叶枫如同鬼魅般从一块巨石后闪出,一指精准地点在其颈后穴位上。信使连惊呼都未发出,便软软地从骆驼背上栽下。叶枫都有点不可置信‘‘师傅教的点穴这么猛的吗?为啥点师傅他啥事没有?”
叶枫迅速将其拖到隐蔽处,仔细搜查。除了常规物品,果然找到了一块特殊的令牌,上面刻着一个抽象的秃鹫图案,还有一份用密语写成的、需要送回总部的简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棋中余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棋中余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