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城平定叛乱后三个月,阿提拉带着五千匈人精锐、两千北魏铁骑(水生部),踏上了回归 “匈奴故地” 的征程。
他从玛雅祭司的天文图里,看到了一则上古符号,墨先生遗留的笔记里也提到 “匈奴先祖自东方迁徙,故地有‘龙纹石碑’”。
可刚踏入漠北草原,就见远方尘烟蔽日:长孙翰亲率三万北魏大军,列阵在鄂尔浑河畔,身后是鲜卑骑兵的狼头旗,身前是重装步兵的盾墙,显然早在此等候。
中军战队缓缓向两翼展开,战车上端坐一人,正是拓跋焘。
他静静地看向阿提拉众人。
“阿提拉,汝可知罪?”
拓跋焘的声音很轻,却极具穿透力。
“借我北魏铁骑平叛,却私藏玛雅玉米、勾结北欧神只,妄图自立为‘世界大帝’—— 今日,还敢犯我北域!”
水生催马出列,玄甲上还留着罗马城的箭痕:“陛下!大汗从未想过反北魏!他只是想找匈奴故地,追溯祖先来历!”
拓跋焘冷笑,挥手让亲卫押出一个人 —— 水生的母亲,她被绑在马背上,脸色苍白却仍喊:“生儿,别信他!他要的是匈人的草原!”
阿提拉攥紧铁剑,剑身上提尔残留的银芒微微发烫:“拓跋焘,你若放了水生母亲,我可与北魏分治欧亚;若你非要开战,我便让你看看,匈奴故地,不是你能撒野的地方!”
“狂妄!”
拓跋焘左手轻轻抬起向前一挥,三万北魏大军如潮水般涌来。
匈人骑兵虽精锐,却只有七千兵力,很快被北魏盾墙逼得节节后退。
水生看着母亲在阵前挣扎,内心煎熬无比,长枪几乎抓握不住 —— 一边是养育自己的北魏,一边是信任自己的阿提拉,而眼前的草原,正是两族祖先曾共同生活过的土地。
就在匈人阵脚将乱时,草原东侧突然传来苍凉的号角声 —— 一支穿着粗布铠甲、拿着农具与弯刀的队伍奔来,为首的少女扎着双马尾,脸上沾着泥土,正是“雪娃娃”。
“老大,我来了!!”
雪娃娃的声音清脆有力。
这支队伍竟有三万余人,有北魏境内逃荒的汉人农民,有被鲜卑贵族压迫的草原部落,还有当年北匈奴的后裔 —— 他们都是水生在北魏时,暗中帮助过的人。
雪娃娃把这些 “边缘人” 聚成了军队。
“陛下,您看看这些人!”
雪娃娃勒住马,指着身后的流民,“您为了扩张,逼得农民卖儿鬻女,逼得部落流离失所,这就是您的‘替天行道’?”
拓跋焘脸色骤变,他没想到水生竟在北魏埋下这么多 “暗棋”。
北魏大军里,不少士兵本就是当年北匈奴人的后裔,听到这话竟停下了冲锋。
拓跋焘见军心涣散,心中恼恨。
“阿提拉,就算你赢了,也找不到匈奴祖先!” 拓跋焘怒吼,“他们就是草原上的蛮夷,根本没有‘本源’!”
“你错了!故地,就在那里!”
阿提拉指向鄂尔浑河畔的一座小山 —— 山壁上隐约有雕刻的痕迹。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山壁上刻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是 “龙纹” 与 “楔形文字” 的结合,还有一行模糊的汉字:“夏后氏之苗裔,淳维北迁,建庭于此。”
拓跋焘眉头紧锁,这石碑出现得极为突兀,此前并没有发现啊。
这时,石碑后转出几人。
竟然是老王头、白七妹、凌云、法海,白七妹、小囡,小囡怀里还抱着大黑猫,脚边跟着虎子。
原来这石碑被众人从异界幻境中挖出显现于此。
玛雅祭司飞身上前,手抚着石碑,神情无比激动。
突然惊呼:“这龙纹,和玛雅太阳神庙的‘东方神纹’一样!” 他拿出阿提拉归还的玉璋,玉璋贴合在石碑上,瞬间发出金光 —— 石碑上的文字变得清晰,记载着匈奴先祖 “淳维”(夏桀后裔)率部北迁,与草原上的 “丁零”“坚昆” 部落融合,逐渐形成匈奴族,而这座山,正是当年的 “龙城” 遗址。
“原来…… 匈奴和华夏,本是同根!”
阿提拉看着石碑,眼眶发红。
他的祖先,本就来自中原,这草原,是他们迁徙的起点,也是回归的终点。
“陛下,…… 不管是鲜卑、匈奴,还是汉人,本就是一家人。”
他对拓跋焘拱手:“我愿与陛下结盟,以草原为界,欧亚大陆,再无战事。”
拓跋焘眼神中精光闪烁,他在犹豫。
“陛下,现在情形与我方不利,可先答应他,待来日再徐徐图之”
崔浩低语。
拓跋焘微微点头。
三天后,鄂尔浑河畔举行了 “草原会盟”。
阿提拉、拓跋焘、玛雅祭司,还有欧洲各国的使者,都站在龙纹石碑前。
阿提拉举起铁剑,剑身上的银芒与石碑的金光交织:“从今日起,匈人帝国与北魏结盟,欧亚大陆的人民,不分种族,不分信仰,兄弟相处,共享和平的日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梦巡万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梦巡万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