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沩山密印寺的晨钟刚过,大雄宝殿内的檀香还未散尽。
一少年僧人跪在蒲团上,面前端坐着的正是禅宗沩仰宗创始人 —— 灵佑禅师。
灵佑禅师睁开双眼,手中拂尘轻扫过青年的头顶:“汝心怀苍生,愿以佛法护持一方,此心可嘉。”
他从袖中取出一枚刻着 “佛” 字的木牌,递到青年手中,“吾赐你法号‘法海’,‘法’为渡世之器,‘海’为容众之心,望你日后能以法为舟,渡众生脱离苦海。”
法海双手接过木牌,伏地叩拜:“弟子法海,谢师父赐号!弟子愿遵师训,以佛法护佑苍生,绝不辜负师父期许!”
灵佑禅师微微颔首,又道:“汝身上有‘融界灵韵’,此乃天生慧根,却也需在世间磨砺。江南镇江浮玉山有古寺泽心寺,年久失修,妖患扰民,汝可往彼处去 —— 重修古寺,降服妖邪,既是你的修行,也是你的使命。”
他抬手在法海眉心轻点,一缕清阳真气注入其体内,“此乃‘沩山禅意’,可助你在危难时明心见性,莫被戾气所扰。”
法海再次叩拜,起身时,手中的木牌泛起淡淡的金光。
他背着简单的行囊,带着灵佑禅师的嘱托与 “法海” 之名,踏上了前往镇江的路。
江苏镇江浮玉山。
山间云雾缭绕,隐约可见一座破败的古寺蜷缩在山腰 —— 朱红的庙门早已褪色,门板上裂开半尺宽的缝隙,院内的香炉倒在地上,香灰被雨水冲成黑泥,唯有殿内残破的佛像,仍保持着庄严的姿态。
法海向古寺走去。
“小师父,您是来化缘的吗?快走吧,这泽心寺可住不得!”
一个挎着竹篮的老妪路过,见法海身着僧袍,连忙上前劝阻。她指着寺后山下翻腾的江水,声音带着恐惧:“这江里有条大青蛇,比水桶还粗,前些天还掀翻了三艘渔船,连岸边的菜地都被它搅得稀烂!寺里的和尚早就跑光了,您留在这儿,怕是要被蛇吃了!”
法海顺着老妪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见江面泛着异样的青黑色,水下似乎有巨大的阴影在游动,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腥气。
他双手合十,轻声道:“阿弥陀佛,贫僧此来,正是为护持一方安宁。”
老妪还想劝说,法海已迈步走进古寺。
他推开庙门时,殿内传来 “吱呀” 的声响,墙角的蛛网被风吹散,露出墙上模糊的碑刻 —— 上面记载着泽心寺始建于东晋,曾是江南名刹,却因年久失修与水患,渐渐衰败。
“既见破败,便该重修;既遇妖患,便该降服。”
法海抚摸着碑刻上的裂痕,眼中泛起坚定的光芒。
他飞出百余片水膜,化成一个个小和尚模样,拿着扫帚、抹布、水桶、锄头开始打扫起来。
又调动空间灵液注进土壤,枯萎的草芽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冒出土层,为这座死寂的古寺添了几分生机。
次日清晨,法海在山脚下支起一张木桌,桌上摆着从寺内找出的残破经卷与一张重修图纸。
他没有化缘,只是盘腿坐在桌前,轻声诵读《金刚经》,融界光晕在周身萦绕,如月光般柔和。
路过的百姓起初只是好奇观望,可渐渐发现,靠近法海的人,身上的疲惫与病痛竟会减轻。
一个常年咳嗽的老农听了半柱香的经,喉咙竟不再发痒;一个跛脚的少年站在光晕中,瘸腿竟能微微用力。消息很快传开,浮玉山脚下挤满了求医问安的百姓,也有人主动提出要帮法海修寺。
“小师父,我是木匠,我来帮您修庙门!”
“我家有多余的木料,明天就让人运过来!”
“我会烧制砖瓦,您说要多少,我就烧多少!”
法海笑着起身,将众人的名字一一记下:“多谢各位施主善缘,重修金山寺,非一日之功,还望大家同心协力。”
他又指着江面:“待寺庙修成,贫僧自会降服青蛇,还江水清明。”
百姓们见他心怀诚意,愈发踊跃。
不到半月,泽心寺的院内就堆满了木料、砖瓦与粮食,数十名工匠与村民自发组成修寺队伍,有的修补殿宇,有的平整院落,有的则在江边搭建临时堤坝,防止青蛇上岸。
法海也每日参与劳作,他的融界光晕不仅能加速木料干燥,还能让砖瓦黏合得更牢固,连经验丰富的老木匠都惊叹:“这是佛力加持啊!”
正当工匠们在清理大殿地基时,突然挖到一块坚硬的石板。撬开石板后,众人皆惊 —— 下面竟藏着十余个木匣,打开一看,里面全是泛着柔光的金锭,足有百余两之多!
“这是天赐的修寺资金啊!”
工匠们兴奋地议论着,纷纷劝法海将黄金留下,用于加快寺庙修缮。
可法海却摇了摇头,将木匣重新封好:“黄金虽能助修寺,却也可能引来贪念与祸端。此金埋于寺下,应属一方百姓,当交由官府处置,方能保寺庙安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梦巡万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梦巡万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