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姑从布包里取出一张黄符,用指尖蘸着朱砂,在符纸上快速画了一道 “寻气符”—— 这是马家秘术之一,能通过灵力波动锁定拥有同源气息的人。
之前在特殊监管医院,她虽未见到德颐,却从王坤身上残留的龙气驳杂痕迹中,感知到了德颐术法的气场。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陶姑轻声念咒,黄符瞬间燃起金色火焰,化作一只巴掌大的纸鹤,朝着德颐等人的方向飞去。
纸鹤飞过之处,空气中留下一道淡淡的金光轨迹,指引着方向。
陶姑隐去身形,随纸鹤极速飞遁而去。
半小时后,七道岭二姑家。
德颐正用龙气滋养虎子虚弱的真灵,白七妹坐在炕边轻轻拨动琴弦。
突然,一只金色纸鹤从窗外飞来,盘旋在病房中央,发出 “叽叽” 的轻响。
“这是什么?” 白七妹好奇地伸手去碰,纸鹤却突然展开翅膀,化作一片金色光雨消散不见。
德颐心中一动,那金色光雨竟然有种熟悉的气息。
院外传来一道沉稳的女声:“吾乃马玉陶,今察觉影阁异动,欲与阁下一晤,共商破敌之策。”
德颐刚要起身,白玉贞已惊喜地站起来:“是陶姑!她可是东北马家的翘楚,我年幼曾随师父去陶姑家住过几年。”
话音未落,白玉贞已快步迎出屋外。
院子里,陶姑刚收起隐身形的符咒,青色布衫上还沾着些许尘土,见白玉贞出来,原本沉稳的脸上露出一丝浅笑:“玉贞外甥女,多年不见,竟在这里遇到你。”
“陶姑,您怎么会来这里?”
白玉贞上前握住她的手,目光扫过她手中的布包,“是不是为了影阁的事?”
“正是。” 陶姑点头,目光越过白玉贞,落在闻讯走出屋的德颐身上 —— 眼前人周身气场清正醇厚,似有一股龙气环绕。
“德颐道友,久仰。”
陶姑率先拱手。
德颐赶紧回礼:“前辈前来,有失远迎。快进屋说话。”
陶姑微笑点点头,在白玉贞的搀扶下步入房内。
屋里只有白七妹和虎子。
叶芸、静姝和静宜二姐妹有事回了龙城。
众人围坐在炕桌旁,白七妹抱着刚缓过劲的虎子,虎子眯着眼很亲切地蹭了蹭陶姑的手背,竟是认出她身上的驱煞气息。
陶姑摸了摸七妹和虎子,眼中满是惊喜。
她的指尖刚触碰到白七妹的发顶,就感受到一股纯净的真灵之气顺着指尖蔓延 —— 这孩子的灵气未被世俗沾染,与琴身的龙气交融得浑然天成,竟是百年难遇的符音同修奇才。
她看着白七妹澄澈的眼睛,再想起马家近年青黄不接的困境,收徒的念头如破土的嫩芽,瞬间在心底扎了根。
“七妹这孩子,眼神亮堂,灵气又纯,真是块好料子。”
陶姑忍不住将白七妹揽到身边,指尖轻轻点了点她怀中的琴,“这琴与你心意相通,龙气更是认你为主,可知你与玄学缘分不浅?”
白七妹眨着大眼睛,抱着虎子蹭了蹭陶姑的胳膊:“姥姥,我的琴会自己发光,虎子也能听懂我的话,这就是缘分吗?”
“是,更是天赋。”
陶姑笑着点头,从布包里取出一小块温润的桃木,用指甲在上面快速刻了个小小的 “护” 字。
“拿着这个,能挡些小煞气。你要是愿意,姥姥教你画简单的护身符好不好?”
白七妹眼睛瞬间亮了,用力点头:“愿意!我学会了就能保护家人们和虎子了!”
白七妹说完看了眼白玉贞,白玉贞面露惊喜,重重地点点头。她知道这是陶姑要收自己的女儿为徒,她心中自是十分乐意。
德颐看着这一幕,眼中也是满是欣慰,对陶姑拱手道:“若能得前辈指点,是七妹的福气。只是这孩子年纪尚小,怕是要劳烦您多费心。”
“费心谈不上,是这孩子与马家有缘分。”
陶姑抚摸着桃木牌上的纹路,语气带着郑重,“马家收徒讲究‘心正、灵纯、意坚’,七妹三样都占了。我们祖孙俩能遇到,也是缘分”
说罢,陶姑便从布包里取出黄符、朱砂和一支小巧的狼毫笔,摊在炕桌上。
她收徒心切,什么影不影阁,和收徒比已经不太重要了。
“画符先练心,心不静则符不灵。” 她握着白七妹的手,教她如何握笔,“吸气时凝神,呼气时运笔,把心意注入笔尖,才能让符咒有灵气。”
白七妹学得格外认真,小脸上满是专注。
起初运笔时还有些颤抖,画出来的符纹歪歪扭扭,可当她想起要保护家人和虎子的念头,笔尖慢慢就稳了下来 —— 朱砂在黄符上划过,竟泛起一丝极淡的金光。
“成了!” 陶姑惊喜地拍手,“第一次画就能引动灵气,真是奇才!”
虎子也凑过来,用鼻子嗅了嗅符纸,发出亲昵的低吼,似在为白七妹庆贺。
白玉贞端着刚煮好的糖水蛋走进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梦巡万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梦巡万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