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另一个学子也站起来怒道:“你你你,你实在不可理喻,视我天德书院为何地?
念你有些才识,院长才不与你计较。你竟然得寸进尺,越来越猖狂。
我们这里不欢迎你,给我滚出去。”
这可是天德书院,申先是羞辱朱副院长,后还不知悔改,竟然又针对当众学子。
众学子也都纷纷指责于他。
只有顾倾言和阮天林不为所动,似乎还在回味申怀安的那《从军行》。
此时院长任行健出来制止了争吵: “安静,你们当讲堂是什么,不可大声喧哗。
申怀安,你也太过无礼,竟然棒打一片。”
申怀安并没有回任行健的话,而是继续指着台下众人道: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
尔等身为我大梁少年,却不思进取,不谙边关将士之疾苦,很难有所作为。
今天我不将你们骂醒,就不是申怀安。”
此时上官慕晴连忙拉着申怀安准备将他拉走,而申怀安却说既然今天到此,就再留下些什么。
上官慕晴知道申怀安又要作诗了,立即开始为其研墨。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甘州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申怀安未作停顿,一气呵成,写完将笔一丢,扬长而去。
上官慕晴也连忙跟了出去。
留下院长任行健及众学子目瞪口呆。
……
昭历十五年腊月十八日,晴。
今天是霸王醉首次开售的日子,也是上官仁远在清源的最后一天。
明日他们就将启程回京,此次来清源诸多不顺。
平阳匪寇没有肃清,平阳原县令童知俊虽然伏法,但案子还没有查清。
不过让他欣慰的是清源在知府杨仲贤的治理下,百姓虽然清贫,但较其它州府也还算是治理有方了。
此行最大的收获便是申怀安了,只是这样的人才目前还不能进京。
时机还不成熟,他的性子要再磨一磨。
相爷回京,清源官场肯定是要举行欢送宴的。
不过上官仁远不想太过张扬,只是小范围的一起吃个饭,他还特意强调了让申怀安前来。
梅园寻梅阁,桌上摊开摆放着卷轴,上面写的是《从军行》和《满江红》。
还有就是昨天申怀安说的一些话。
这字是任行健昨夜写出来的,他将昨天申怀安说的一些道理和诗词都写了下来。
他久久不能平静,好的诗词一定要和别人分享,所以一大早他就带着卷轴到了梅园。
上官仁远、知府杨仲贤、天德书院院长任行健和梅园主人沈清乾静静的立在桌前。
端详着桌上的卷轴。
直到上官慕晴递上茶水时,几人这才落坐。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写的好啊,此子如此年轻,竟有这么强烈的报国之心。
可惜不是我天德书院的学子所创啊!”任行健依旧惋惜申怀安没有入读天德书院。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看来申怀安早就有了报国之心。
但这也不像是他的写照啊,如此年轻,他写的是谁呢?”
沈清乾有些疑惑,看了一会又道。
“宁为百夫长,胜作十书生。任院长,看来申怀安对你天德书院有些误解啊。”
任行健还在感叹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真乃豪言壮语,为天下读书人指明了方向。此子大才啊,我们都老了,自愧不如啊。”
沈清乾越看越觉得新奇,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还有知行合一,笃行致远,这些道理他是怎么悟出来的?”
上官仁远一边念着申怀安的诗句,一边也对申怀安进行褒扬。
“此子高才啊,知行合一,笃行致远,格物致知。
有气魄,有学识,有傲气。有杀敌之胆,有报国之心,还有经纬之才。”
内心里却也甚是惋惜,申怀安怎么就不知道收敛呢?
心高气傲,嫉恶如仇,几句话就将书院副院骂得吐血。
如此心性今后必会处处树敌,他究竟能走多远呢。
上官慕晴见识了昨天申怀安舌战群儒整个经过,甚是精彩。
特别是那首《满江红》,听着都让人热血沸腾。
她此时正在想象着申怀安的那种豪情壮志,可惜自己不是男儿身,不然也会金戈铁马。
大丈夫就应该像申怀安一样,心怀天下,嫉恶如仇。
她想着想着,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
此时的申怀安正带着明镜在街上看着霸王醉酒馆,沈清乾果然按照他的方法让人进行售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梁好声音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梁好声音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