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采矿舱带着本源核心晶体返回采矿舰队时,所有成员都欢呼起来。林晓立刻对晶体进行初步分析,发现晶体中蕴含 “本源共生因子”—— 这种因子能让全维度能量与未知迷雾区的 “迷雾能量” 兼容,是研发迷雾区专用设备的关键。
采矿任务完成后,编队返回多元宇宙海前哨站。跨超宇宙共生议会立刻召开 “迷雾区探索筹备会议”,确定三大核心任务:
迷雾区专用设备研发:由林晓牵头,整合超维本源核心、星尘晶体、暗宇净化技术,研发 “迷雾区全维度防护盾”“迷雾能量解析仪”“星尘 - 本源混合导航系统” 三大设备,确保设备能在迷雾区稳定运行;
迷雾区探测小队组建:选拔 100 名跨文明精英,包含念跃(总指挥)、古炎(能量技术)、林晓(设备保障)、星绘使者(导航)、光海使者(生态探测)、暗宇使者(能量中和),组成 “迷雾区先锋探测小队”,配备 10 艘迷雾区专用超宇共生舰;
后方支援体系构建:在超维本源象限建立 “迷雾区支援基地”,储备足量的超维本源资源、设备维修零件、医疗物资,同时部署 20 艘超宇共生舰作为 “应急支援舰队”,随时准备接应探测小队。
设备研发工作在多元技术研究院的 “迷雾区实验室” 展开。首先是迷雾区全维度防护盾的研发 —— 林晓将超维本源核心嵌入防护盾的能量中枢,再用星尘晶体构建 “能量扩散层”,使防护盾能同时抵御迷雾能量的腐蚀与空间撕裂;古炎则在防护盾表面绘制 “本源 - 星尘混合符文”,增强防护盾对迷雾区空间波动的适应性。经过 10 天的调试,防护盾成功抵御了模拟迷雾区的 “空间撕裂波” 与 “迷雾能量腐蚀”,性能完全达标。
其次是迷雾能量解析仪的研发 —— 星绘使者将星尘探测技术与暗宇净化技术融合,使仪器能穿透迷雾能量,解析其成分与空间特性;林晓则加入 “本源能量感应模块”,让仪器能实时监测迷雾区的能量变化,提前预警危险。在模拟迷雾环境中,解析仪成功捕捉到 “迷雾空间裂隙” 的位置,预警准确率达到 98%。
最后是星尘 - 本源混合导航系统的研发 —— 该系统结合星尘粒子的精准定位与本源能量的空间稳定特性,即使在迷雾区的空间扭曲环境中,也能将导航误差控制在 1 公里以内,确保探测小队不会迷失方向。
设备研发完成的同时,迷雾区先锋探测小队的训练也在同步进行。小队在多元宇宙海的 “模拟迷雾区”(由原生族用原生能量构建)开展实战演练:模拟迷雾能量腐蚀设备、空间裂隙突袭、未知能量波动干扰等场景,训练小队的应急反应能力与设备操作熟练度。经过 1 个月的训练,小队的设备操作合格率达到 100%,应急反应时间缩短至 10 秒以内,完全具备进入迷雾区的条件。
后方支援体系的建设也顺利完成。超维本源象限的支援基地已储备 1000 吨超维本源矿、500 套设备维修零件、1000 份医疗物资;应急支援舰队的 20 艘超宇共生舰已完成迷雾区设备改装,能在 24 小时内抵达迷雾区任何位置。
一切准备就绪,跨超宇宙共生议会在多元宇宙海前哨站举行 “迷雾区探索启航仪式”。38 个多元宇宙文明与 18 个超宇宙文明的代表齐聚现场,前哨站的穹顶投射出超宇宙海的星图,未知迷雾区如同一块黑色的面纱,笼罩在星图的边缘,等待被揭开。
念跃手持多元共生权杖,站在探测小队的前列,声音通过跨超宇宙通讯传遍所有文明:“今天,我们将跨越已知与未知的边界,探索超宇宙海的最后一片神秘区域 —— 未知迷雾区。这次探索,不仅是为了寻找超宇宙本源文明,更是为了证明‘无界共生’的理念,能突破任何空间与维度的限制。无论前方遇到何种挑战,我们都将带着所有文明的期待,坚定前行!”
仪式结束后,10 艘迷雾区专用超宇共生舰组成编队,缓缓驶离前哨站,朝着未知迷雾区的方向前进。舷窗外,多元宇宙海的彩虹色能量、超宇宙海的淡金色能量、星尘粒子的银色光芒交织,形成一道 “跨宇宙探索光带”,照亮了通往未知的航线。
编队航行五日,抵达未知迷雾区的边缘。眼前的景象让所有成员都震撼不已 —— 黑色的迷雾如同无边无际的帷幕,笼罩着超宇宙海的边缘,迷雾中不时闪过紫色的 “空间裂隙”,裂隙中能看到扭曲的空间碎片,散发着令人不安的能量波动。
“启动迷雾区专用设备!进入迷雾区!” 念跃下令道。超宇共生舰的迷雾区全维度防护盾启动,淡金色的光芒笼罩舰体;迷雾能量解析仪开始工作,实时传输迷雾成分数据;星尘 - 本源导航系统则锁定航向,引导编队缓缓驶入迷雾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血月秦魂:特种兵炼气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血月秦魂:特种兵炼气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