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的镇国玉鼎已连续七日霞光流转,鼎身镌刻的古奥符文愈发深邃,每日辰时都会喷薄出九道金龙虚影,盘旋三匝后方才消散。这是帝朝晋升的吉兆 —— 经过整整三年的积淀,大秦已稳稳踏入 “大道中级帝朝”,七域灵脉的共鸣频率与朝堂符文的运转节奏完美同步,天地间的灵气浓度较三年前提升了三成有余。
嬴政站在咸阳宫的大殿中央,目光深邃地凝视着帝朝灵核。这枚拳头大小的晶体中,清晰可见大秦七域版图的微缩投影,其中还包含着遮天世界的大秦缩影,人族聚居地闪烁着暖金色的光芒,边境防线则萦绕着淡青色的罡气。他的指腹摩挲着灵核表面冰凉的晶体,感受着内部流淌的磅礴灵力,这股力量既是大秦三年来积蓄的成果,也是未来晋升的基石。但他心中清楚,这看似稳固的灵核之下,隐藏着通往大道天朝的重重阻碍,每一处细微的裂痕都可能在晋升时引发崩塌。
罡风穿过殿宇窗棂,吹动着他玄色的帝袍。嬴政闭上眼,大秦的景象在他识海中缓缓铺展:南域新拓殖的启明城已成为灵脉枢纽,北域的防御阵群闪烁着寒光,中原的灵庠传来朗朗书声,边境线上的玄甲军阵列如林。三年来,户籍体系的完善让三十亿人族的生命印记与灵脉紧密相连,军功制度的革新催生出两千位武王境将领,科举取士为朝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这些成就足以让任何帝王自满,但嬴政的眉头却始终没有舒展。
他在登基之初便已领悟:“大道帝朝如逆水行舟,现在不过是中途驿站,唯有踏入天朝之境,方能立稳脚跟。” 那时虽未经历晋升之险,却已从古籍中读懂了帝朝兴衰的铁律。案头那卷泛黄的古籍残片上,模糊记载着大商帝朝的覆灭 —— 那个曾占据半壁星河的强盛帝朝,就在晋升天朝的最后关头灵脉崩溃,七域化为焦土。每当触及这段文字,冥冥中总有股寒意顺着脊椎攀升,仿佛能听见无数亡魂的哀嚎,这感觉如同一根细刺,时刻警醒着他不能有丝毫懈怠。
王朝晋升帝朝时,大秦的天道已与国祚深度绑定,可以说大秦就是天道了,如同枝叶与主干般密不可分,虽然困难,但是其实没什么风险。但帝朝晋升天朝却是另一重天地 —— 届时需直面世界本源的天心映照,接受大道法则的终极考验。更何况,现在遮天世界尚未融合到大秦世界,这不再是内部灵力的循环优化,而是将整个帝朝的根基暴露在世界意志的审视之下,稍有不慎便会被大道反噬,落得个国祚崩解、生死道消的下场。
当识海中的景象渐渐消散,嬴政重新睁开眼,目光落在灵核边缘那圈淡淡的灰色光晕上。这圈光晕如同最精准的刻度,标注着帝朝现存的缺陷。他伸出手指,轻轻点在光晕最浓重的地方,那里立刻浮现出万妖岭的虚影 —— 妖族聚居的原始丛林中,墨绿色的灵力如瀑布般奔涌,却与大秦的灵脉体系格格不入。
“大秦世界,要牢牢掌握,并且,也要是时候考虑炼化大秦天道了。” 嬴政喃喃自语,指尖在虚空中勾勒出灵脉图谱,“三大世界融合后,人族聚居区的灵脉已如臂使指,但还是存在各种不和谐之处,如文化、历史、语言等等,这些都是天堑,需要时间来磨合。” 他想起三年前试图强行贯通南域灵脉的教训,那次鲁莽举动导致三千修士灵力逆行,半个月后才恢复如初。强行融合异族灵脉,大道不容,大秦绝不能重蹈覆辙。
他的指尖划过图谱上的万妖岭区域,无数符文在虚空中闪烁:“妖族修士能与草木沟通,海族强者可驭使潮汐,他们的法则并非邪恶,只是与我族不同。或许不必追求完全融合,而是创造一种符文转换器,让不同灵脉体系能和谐共振。” 这个念头让他精神一振,随即又陷入沉思:转换器的核心符文需要同时承载人族的秩序之力与异族的自然之力,这对符文造诣的要求远超现有水平,至少需要三位元婴境符文大师联手钻研五年以上,且需不断向大道试探磨合,确保不会引发法则冲突。
思绪流转间,嬴政的目光移到灵核内部,那里悬浮着点点黑斑,如同白纸上的墨渍。这些黑斑代表着帝朝灵核的杂质,主要来源于旧勋贵残余的私灵力场与灵脉污染。“灵核纯度必须达到九成以上,否则晋升时会因能量不稳被大道判定为‘不合格品’。” 他想起御史大夫上月的密奏,旧勋贵暗中串联,试图恢复世袭特权,他们的灵力波动已在灵核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这些私念杂质正是大道最厌恶的存在。
“特权思想如附骨之疽。” 嬴政眼中闪过一丝冷冽,识海中浮现出那些盘踞在封地的旧勋贵面容,“三年来查处的一万三千贪墨修士,不过是冰山一角。必须从制度根源上铲除特权土壤,让每道政令都如阳光般透明,让每丝灵力都服务于大秦而非个人。” 他开始构思新的监察制度 —— 在大秦布设 “清心阵”,任何私灵力场超过阈值都会触发警报,同时研发 “净化符文”,用世界树的本源之力冲刷灵核杂质。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十年,且期间不能引发任何动荡,否则会加速灵核污染,引来大道的提前关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铸运天秦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铸运天秦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