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一名信使策马从南方赶来,在高台下翻身下马:“李将军、蒙将军,陛下有旨!”
李信与蒙毅连忙走下高台,跪地接旨。信使展开竹简,朗声道:“朕闻渔阳大捷,甚慰。镇北堡已成,当乘胜追击,荡平匈奴左贤王部余孽,将疆域扩展至漠南。命李信为镇北将军,蒙毅为镇北都尉,率五千武师、两千武王,即刻出发,务必在半月之内,让匈奴左贤王部臣服!另,调运朝气运加持镇北堡,凡在此屯田、戍边者,修炼速度加成三成!”
“臣,遵旨!” 李信与蒙毅齐声应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信使离去后,李信对蒙毅道:“陛下的旨意,正是我等的心意。传令下去,全军休整一日,明日一早,兵发漠南!”
次日清晨,镇北堡的大门缓缓打开,五千武师、两千武王组成的大军鱼贯而出。武师们身着玄铁甲,手持长戟与圆盾,步伐整齐划一,罡气在阵前凝成一道淡淡的光墙;武王们则骑着河西骏,周身罡气流转,如一团团移动的火焰,气势磅礴。
大军行至漠南草原,远远便望见匈奴左贤王部的帐篷群,绵延数十里,牛羊在帐篷外悠闲地吃草,看似平静,却暗藏杀机。李信知道,匈奴人定在帐篷群周围设下了埋伏,等待着他们自投罗网。
“武师队,结防御阵!” 李信一声令下,五千武师迅速变换阵型,玄铁盾连成一片巨大的龟甲,将整个大军护在中间。武王们则分散在龟甲阵的四周,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
果然,随着一声呼哨,数万匈奴骑兵从四面八方的草丛中冲出,如潮水般涌向龟甲阵。他们挥舞着弯刀,口中发出凶狠的咆哮,试图用人数优势冲破秦军的防线。
但秦军的龟甲阵坚不可摧,匈奴骑兵的弯刀砍在盾上毫无作用,反而被阵内射出的弩箭射倒一片。武王们则如猛虎下山,罡气凝聚的掌风与剑气四处翻飞,每一次出手,都有数名匈奴骑兵倒下,鲜血染红了碧绿的草原。
左贤王在远处的高地上望见这一幕,气得哇哇大叫,亲自率领身边的精锐骑兵冲向阵眼。李信见状,迎了上去,两人的掌风在空中碰撞,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左贤王的掌力虽刚猛,却不如李信的罡气精纯,几个回合下来,便落入下风,被李信一掌印在胸口,倒飞出去。
“左贤王已败,降者不杀!” 李信的声音传遍战场,匈奴骑兵们见状,士气大跌,纷纷停下攻击,面面相觑。
蒙毅趁机喊道:“大秦善待降卒,只要归附,便可分得土地与牛羊,与我大秦子民一视同仁!”
匈奴骑兵们本就不愿再战,听到这话,纷纷丢下武器跪地投降。左贤王望着满地的降卒,知道大势已去,长叹一声,也跟着投降了。
半月之后,漠南草原已完全纳入大秦版图。李信与蒙毅按照陛下的旨意,在草原上设立了 “漠南郡”,下辖五个县,每个县都筑起了与镇北堡相似的营垒,作为行政与军事中心。
郡府设在原左贤王的王帐所在地,一座宏伟的宫殿正在拔地而起,将成为大秦在漠南的统治中心。宫殿周围,开垦的农田一望无际,春耕的种子已播下,嫩绿的禾苗在风中摇曳,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匈奴降卒们在田地里劳作,脸上渐渐有了笑容。他们不仅分到了土地与牛羊,还学会了大秦的耕作技术,日子比在草原上游牧时安稳了许多。一些年轻的匈奴人甚至报名参加了秦军,穿上了玄铁甲,成为了大秦的士兵,守卫着这片曾经属于他们,如今属于大秦的土地。
李信站在郡府的高台上,望着这片欣欣向荣的草原,对蒙毅道:“陛下的远见,我等不及。将匈奴踏平,划地为秦,不仅拓展了大秦的疆域,更让这里的人成为了大秦的力量。假以时日,漠南定会成为大秦最富庶的郡之一。”
蒙毅点头道:“是啊,这便是运朝的威力。每纳入一片土地,每增加一个子民,大秦的气运便会增长一分,我们的修炼速度也会随之加快。照此下去,用不了多久,我们便能突破武王境,向着更高的境界迈进。”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漠南草原上,营垒的炊烟袅袅升起,与远处的牛羊群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李信与蒙毅望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憧憬。他们知道,这只是开始,在陛下的带领下,大秦的铁蹄将会踏遍更广阔的土地,将大秦的旗帜插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而在咸阳宫,嬴政站在世界树前,望着漠南郡的气运与蓝星相连,嘴角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知道,踏平匈奴,划地为秦,不仅是对北境的巩固,更是探索诸天的坚实基础。有了这片土地的资源与人力,大秦的下一步,将会更加顺利。
喜欢铸运天秦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铸运天秦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