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情报网的体系建
大扫荡结束后,物资安全转移的消息让王静淑下定决心:“把茶农、船工、驼夫、票号伙计都编进‘晋商抗日情报网’,覆盖晋西北十二个县。”她在盐晶地图上圈出十二个红点,每个红点代表一个联络点:“岚县是茶农联络点,保德是船工联络点,五寨是驼夫联络点,太原是票号联络点。”
每个联络员都有“茶汁+磁粉”的双身份标识。茶农带“茶引腰牌”,用茶木制作,刻上姓名代称,嵌着微量磁粉;船工带“船桨令牌”,桨柄里藏着磁石;驼夫带“驼铃坠子”,坠子内有磁粉;票号伙计带“算盘珠”,珠内藏着茶汁密信。“磁粉用磁石笔能验,茶汁遇水显形,双重保险,”王静淑展示着腰牌,“前卷晋商的‘身份令牌’,现在改成情报标识,照样管用。”
茶引腰牌的设计最精巧,用老茶木雕刻,遇火不燃——前卷晋商储存茶票时,就用茶木盒防火。腰牌正面是普通的吉祥图案,紫光灯一照,就会显露出联络员编号和负责区域,比如小豆子的腰牌显“豆-岚县-茶农”。“日军就算搜走腰牌,没有紫光灯也看不出猫腻,”周掌柜说,“这是前卷‘紫光灯验密押’的老法子,当年验茶票就用这个。”
五、协作深的效率提
情报网建立的消息传到八路军晋西北指挥部,陈庚立刻派情报参谋李同志入驻溶洞联络站。李同志带来了八路军的密押手册,与王静淑一起优化规则:“咱们把‘茶砖密押’和军队密码结合,比如‘祁门’对应‘岚县’不变,‘茶荒’改成‘风紧’,更符合军事术语。”
双方还制定了“三级预警”制度:一级预警用“茶少”代称“小股日军”,二级用“茶荒”代称“大队日军”,三级用“茶绝”代称“日军大扫荡”。“这样联络员能快速判断危机等级,”李同志在盐晶墙上写下新密押表,“比如‘祁门茶少,一斤茶’,就是‘岚县有小股日军,一日后到’。”
为了提高传递效率,还设立了“接力传信”机制,每个联络点之间距离不超过十里,茶砖密信由联络员接力传递,最快半天就能从岚县传到延安。小豆子也成了正式联络员,他的任务是在据点外围放哨,发现日军异动就用羊鞭敲击茶碗,敲三下代表“茶荒”,敲五下代表“茶绝”。
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溶洞联络站收到了第一份优化后的密押情报:“五寨茶少,二斤茶”。王静淑用紫光灯照出联络员编号“柱-五寨-驼夫”,立刻派栓柱带驼队转移。“这情报网,比咱们的转运线还重要,”王静淑看着盐晶墙上的联络点分布图,“有了它,咱们就能提前避险,精准转运——晋商的民间智慧,终于和军队的专业情报结合了。”
深夜的溶洞里,小豆子趴在桌前,跟着李同志学写新密押。王静淑站在门口,看着盐晶墙上“晋商抗日情报网”的字样,腰间的盐晶玉佩与联络员的磁粉腰牌在火光下同时发亮。她知道,这条由茶砖、腰牌、牧童组成的情报线,会和转运线一样,成为抗战中最坚韧的防线。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悦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悦小说网!
喜欢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