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县地下溶洞茶坊——1937年8月(全面抗战爆发一月后)】
日军的封锁令像铁网般罩住晋西北,溶洞茶坊的西药储备账本上,磺胺粉库存仅剩不足百克,盘尼西林更是告急。王承泽从兴县带回的消息比深秋寒雾还沉:“娘,日军在所有路口设卡,西药藏在茶砖夹层都被搜过,连粮车都要翻三遍,战士们断药三天了,轻伤熬成重伤……”
马师傅蹲在制砖区,手里攥着块碎茶砖叹气:“普通茶砖藏不住东西了,日军查得比票号兑银还严。”王静淑却突然拿起三块茶砖叠在一起,用粉笔在上面画了三道线:“改!把一块砖做成三层,外层当掩护,中层藏药,内层藏粮——让它既是急救包,又是生存袋!”
一、封锁急的生存砖研
溶洞的验质间成了研发室,松明火把将三人的影子投在盐晶墙上。王静淑用磁石笔在茶砖上划着分层线:“外层用普通武夷岩茶砖,要够厚够硬,煮水能出茶香,日军就算敲开也只当是老茶;中层留两指宽空层,用蜡纸裹西药,再涂一层茶汁糊,跟砖壁粘牢;内层做密封舱,放压缩饼干和防水火柴,用盐晶盖封死——这就是‘多功能生存砖’。”
马师傅立刻调试制砖工具,将盐晶印模凿改成“三层凿”,刃口分三段,一次能凿出外层、中层空层和内层舱:“前卷晋商做‘夹层茶砖藏账册’时,就用过分层凿法,我再加个盐晶定位销,保证每层厚度不差分毫。”他凿出第一块样品,劈开后三层界限分明,外层茶砖完整,中层蜡纸包紧贴壁面,内层盐晶盖严丝合缝。
砖面处理更是讲究。马师傅带着茶工们刷了三遍老陈醋,第一遍渗进砖缝防腐,第二遍混合茶末掩味,第三遍加了点黄土调色泽,让茶砖看起来像陈放多年的旧砖。“日军对新茶砖查得紧,旧砖反而不疑,”王静淑用指尖蹭了蹭砖面,“再在砖底印‘晋商助战’磁石暗纹,比之前的‘晋商老茶’更直接——咱们就是明着助战!”
内层的防水火柴是栓柱的主意。他将火柴头泡在盐晶水和松脂的混合液里,晾干后装进竹管:“前卷驼夫在漠北用这法子做防水火镰,现在用在火柴上,泡在水里都能划着。”王静淑试过后果断拍板:“每个生存砖配十根,够战士们点三次火煮茶、一次火取暖。”
二、三层改的技法融
生存砖的核心难点是中层西药的固定——日军搜查时会晃茶砖,有响动就会起疑。马师傅想起前卷“茶汁粘账册”的法子,将西药蜡纸包泡在浓茶汁里,再粘在中层空层壁上,晾干后蜡纸包与砖壁浑然一体:“就算晃得再厉害,也不会有响动,跟砖本身一个质感。”
内层的压缩饼干升级了配方,除了老面、糜子和大豆,还加了从蒙古牧民那换来的炒面。“这是张库线晋商跟蒙古人学的配方,”马师傅捏起一块饼干掰碎,“耐饿还顶渴,一块能顶半天。”他将饼干塞进内层密封舱,用盐晶盖旋紧:“盐晶盖遇潮气会自动收缩,比木塞还严实。”
首批两百个生存砖做好后,王静淑亲自测试:将砖泡在黄河水里两小时,劈开后内层饼干干燥;从五尺高摔下,外层裂而不碎,中层西药完好;煮水时,外层茶砖煮出的茶汤清香,完全掩盖了西药味。“合格!”她将测试后的砖递给王承泽,“带五百个走1号线,送给120师贺龙师长——这是咱们全面抗战的第一份投名状。”
出发前,栓柱给每个生存砖系上小绳结:“这是夜驼队的标记,不同绳结代表不同路线,1号线是单结,2号线是双结,3号线是蝴蝶结。”他帮王承泽将砖绑在驼腹下,“少东家放心,军犬要是闻,有陈醋味挡着,肯定查不出来。”
三、首运捷的贺龙赞
王承泽带着驼队昼伏夜出,避开七处日军哨卡,终于在三日后抵达120师驻地。刚到营门,就被哨兵拦住,直到他用磁石笔刮开砖底“晋商助战”的暗纹,哨兵才立刻通报。贺龙师长亲自迎出营房,握着王承泽的手笑道:“早就听说晋商有块‘救命茶砖’,今日倒要见识见识。”
在营房里,王承泽当众劈开一块生存砖:外层煮出热茶,中层取出磺胺粉和盘尼西林,内层倒出压缩饼干和防水火柴。贺龙拿起饼干咬了一口,又闻了闻西药:“好东西!战士们在山里打游击,三天找不到粮食是常事,这一块砖,既能治伤又能充饥,比子弹还金贵!”
师部医护长接过西药,激动得声音发颤:“咱们库存的磺胺粉刚用完,这五百个生存砖里的药,能救至少两百名重伤员!”他指着营外的伤员帐篷,“有个战士腿化脓三天了,就等这药救命!”贺龙当即让人取来纸笔,写下封感谢信,用军印盖了章:“晋商的情,120师记着!以后转运有困难,尽管找我贺龙!”
返程时,贺龙派一个排的战士护送驼队到1号线起点。王承泽看着战士们用生存砖煮茶、换药的场景,掏出磁石哨吹了声长音——这是给溶洞茶坊报捷的信号。远处的山坳里,回应他的是三声短哨,那是栓柱带着夜驼队来接应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