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 年)的暮春,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的谢府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庭院的宁静。管家谢忠捧着一封鎏金封皮的书信,快步穿过栽满兰草的回廊,直奔西跨院的书房。彼时,谢府的主人谢渠伯正对着一幅残破的《兰亭集序》摹本出神,这位曾官至通直郎的文人,自妻子毛氏去世后,便带着幼女谢道清隐居故里,日子过得清淡如水。
“老爷,宫里来人了!” 谢忠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将书信递到谢渠伯面前。封皮上 “皇太皇太后慈旨” 六个朱红大字,让谢渠伯瞬间握紧了手中的毛笔,墨汁在宣纸上晕开一片乌黑。他展开书信,逐字细读,眉头却渐渐皱起 —— 原来,刚刚登基的理宗皇帝尚未册立皇后,皇太皇太后吴氏(宋宁宗皇后)有意从勋贵之后中遴选佳人,而谢家作为北宋名将谢良佐的后裔,虽已家道中落,却仍在候选之列,书信中明确要求谢渠伯将女儿谢道清送入临安(今浙江杭州)备选。
谢渠伯放下书信,目光转向窗外。西跨院的梨树下,一个身着青布襦裙的少女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给一株生病的兰花松土。那便是谢道清,时年十六岁。自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后,她便承担起了照料父亲与庭院的责任,平日里除了读书习字,最爱侍弄花草。只是谁也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竟会彻底改变她的人生轨迹。
就在接到入宫诏书的前一个月,谢道清突然染上了一种怪病 —— 全身皮肤布满红疹,瘙痒难耐,求医问药多日也不见好转。起初,谢渠伯以为只是普通的风疹,可随着时间推移,谢道清的容貌竟因皮疹变得有些丑陋,这让本就担心女儿能否入选的谢渠伯更加焦虑。他私下对谢忠叹息:“道清本就性情沉静,不善言辞,如今又染此疾,入宫之事怕是凶多吉少。”
可谢道清却显得异常平静。一天傍晚,她坐在梨树下,手里捧着一本《列女传》,对前来探望的父亲说:“爹爹,女儿听闻皇宫是天下最尊贵的地方,也是最复杂的地方。若女儿有幸入选,定当谨言慎行,不辱没谢家名声;若不能入选,在家陪伴爹爹,读书养花,也是人生乐事。” 这番话让谢渠伯心中一暖,也让他对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儿刮目相看。
更离奇的是,就在谢道清准备动身前往临安的前一夜,她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一位身着华服的妇人手持金簪,在她的脸上轻轻一点,说:“凤骨天成,何须粉饰?” 醒来后,谢道清惊讶地发现,身上的红疹竟奇迹般地消退了,只是皮肤仍有些粗糙。可当她梳妆时,铜镜中的自己虽不算倾国倾城,却有着一双清澈如泉的眼睛,眉宇间透着一股常人没有的沉静与从容。
随行的嬷嬷见了,不禁惊叹:“此女有‘凤相’啊!” 原来,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 “凤相” 的说法,即女子若眼神澄澈、气质沉稳,便是有贵人之相。谢道清的这场奇遇,不仅让她摆脱了疾病的困扰,更让她在前往临安的路上,多了几分底气。
抵达临安后,谢道清与其他五十多位候选女子一同住进了宫城外的驿馆。起初,她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 与那些出身显赫、妆容精致的贵女相比,谢道清的衣着朴素,言语不多,甚至因皮肤尚未完全恢复,显得有些不起眼。可随着相处日久,人们渐渐发现,这位来自绍兴的少女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她待人谦和,从不与人争风吃醋;面对宫中嬷嬷的刁难,她总能从容应对;闲暇时,其他女子都在谈论首饰衣装,她却在驿馆的窗前读书,或是帮驿卒照料院子里的花草。
当时,候选女子中最受关注的是权臣贾似道的妹妹贾玉华。贾似道时任太常丞,深受理宗信任,贾玉华凭借兄长的势力,加上容貌出众,一度被认为是皇后的不二人选。有一次,驿馆的花园里举办赏花宴,贾玉华故意将一杯酒洒在谢道清的衣服上,讥讽道:“山阴来的女子,果然粗鄙,连杯酒都拿不稳。” 周围的女子纷纷偷笑,可谢道清只是平静地站起身,拂了拂衣服上的酒渍,说:“姐姐说笑了,只是这酒若洒在花草上,怕是会伤了它们。” 说完,她便转身去照料被酒浇到的月季,留下贾玉华在原地尴尬不已。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皇太皇太后吴氏的耳中。吴氏本就是历经三朝的贤后,深知后宫和睦的重要性,她对身边的宫女说:“贾氏女虽貌美,却心胸狭隘;谢氏女虽看似平凡,却有容人之量,这才是皇后该有的气度。”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吴氏开始留意谢道清,而谢道清的命运,也从此迎来了转机。
宝庆二年(1226 年)正月,理宗皇帝在皇太皇太后吴氏的主持下,正式册立后妃。令人意外的是,原本呼声最高的贾玉华只被封为贵妃,而看似平平无奇的谢道清,却被册封为才人,不久后又晋封为贵妃。这一结果不仅让贾似道心生不满,也让宫中众人议论纷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史她颜: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青史她颜: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