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观年间的一个雪夜,西域寒江关的樊府内院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铜铃响。刚满七岁的樊梨花正踮着脚尖,用银簪拨动父亲樊洪挂在军帐壁上的月牙戟,戟尖映着烛火,在她脸上投下细碎的光影。帐外突然传来甲胄摩擦的声响,樊梨花慌忙将银簪藏进袖中,却见父亲带着一位身着青色道袍的女子走了进来。
“这是梨山老母,今后便是你的师父。” 樊洪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那女子抬手拂过樊梨花的头顶,指尖带着淡淡的草药香:“此女骨相奇特,若习兵法,将来必能震动西陲。”
此后十年,樊梨花便成了寒江关的 “异类”。其他西域贵族少女研习刺绣歌舞时,她却在演武场与士兵比试骑射;同龄女子忙着筹备嫁妆时,她的案头堆满了《孙子兵法》与西域舆图。十五岁那年,她在狩猎时一箭射穿两只奔鹿,却被母亲拉到镜前:“女子无才便是德,你这般模样,将来如何嫁得好人家?” 樊梨花望着镜中一身劲装、眼神锐利的自己,突然将头上的金钗拔下,折成两段:“女儿要嫁的,是能与我并肩沙场的英雄,不是只会吟诗作画的白面书生。”
此时的大唐正处在贞观之治的鼎盛时期,西域诸国虽表面臣服,却暗潮涌动。樊洪作为西突厥麾下的重要将领,常年驻守寒江关,既要防备大唐的进攻,又要抵御周边部落的侵扰。樊梨花十七岁那年,西突厥与大唐的关系突然紧张,唐太宗派薛仁贵率领大军出征西域,目标直指寒江关。
薛仁贵大军抵达寒江关时,樊洪正卧病在床,镇守关隘的重任落在了樊梨花身上。这位年仅十八岁的女子,第一次以主将的身份站在城楼上,望着城下密密麻麻的唐军旗帜,脸上没有丝毫惧色。她按照梨山老母传授的兵法,在关前布下 “八卦迷魂阵”,派副将率少量士兵诱敌深入。
唐军先锋官正是薛仁贵的儿子薛丁山。这位年轻将领自恃武艺高强,不顾部下劝阻,贸然率军追击,结果陷入阵中。当樊梨花骑着白马、手持月牙戟出现在他面前时,薛丁山竟一时忘了抵抗。“唐军将领,若能接我三戟,便放你回去。” 樊梨花的声音清亮如笛,第一戟横扫,薛丁山慌忙用枪格挡,只觉手臂发麻;第二戟直刺,他勉强侧身避开,战袍被划破一道口子;第三戟斜挑,他再也支撑不住,被挑落马下。
樊梨花翻身下马,用戟尖指着薛丁山的咽喉,却见他仰头大笑:“好一个巾帼英雄!若你是男子,定能成为一代名将。” 樊梨花心中一动,想起师父曾说过,她的姻缘会与一位唐朝将领紧密相连。她收起月牙戟,命人将薛丁山带回关内,好酒好菜招待。
在与薛丁山相处的日子里,樊梨花渐渐被他的正直与勇敢打动,而薛丁山也对这位文武双全的西域女子心生爱慕。樊梨花向父亲提出,愿意归降大唐,并与薛丁山结为夫妻。樊洪大怒,认为女儿背叛了家族与西突厥,坚决反对这门婚事。樊梨花无奈之下,只得与薛丁山私奔,却被樊洪的部下追上。
危急关头,梨山老母突然出现,劝樊洪以天下苍生为重,不要让无辜百姓陷入战火。樊洪虽心有不甘,但见女儿心意已决,又忌惮梨山老母的法术,最终只得同意归降。然而,薛丁山回到唐军大营后,却遭到了父亲薛仁贵的斥责。薛仁贵认为薛丁山未经请示便与敌将私定终身,有违军纪,下令将他重打五十军棍,并禁止他再与樊梨花见面。
樊梨花得知消息后,伤心欲绝。她没想到自己的一片真心,竟会遭到如此对待。她独自一人回到寒江关,闭门不出。薛丁山伤势痊愈后,多次偷偷前往寒江关探望,却都被樊梨花拒之门外。直到薛仁贵亲自登门道歉,承诺只要樊梨花能助唐军平定西域,便亲自为她与薛丁山主持婚礼,樊梨花才重新振作起来。
樊梨花归降大唐后,立即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她熟悉西域的地形与风土人情,为薛仁贵出谋划策,帮助唐军顺利收复了多个西突厥控制下的城池。然而,就在唐军节节胜利之时,意外却发生了。
薛丁山在一次战斗中被敌军俘虏,谣言传回唐军大营,说他已经投降了西突厥。薛仁贵信以为真,下令剥夺薛丁山的官职,并要与他断绝父子关系。樊梨花坚信薛丁山不会背叛大唐,多次向薛仁贵进言,请求再给他一次机会,却被薛仁贵斥责为 “妇人之仁”。樊梨花无奈之下,只得带着自己的亲信士兵,潜入西突厥腹地,寻找薛丁山的下落。
经过数月的艰难寻找,樊梨花终于在一座关押战俘的城堡中找到了薛丁山。此时的薛丁山虽受尽折磨,却始终没有屈服。樊梨花率领亲信士兵,里应外合,攻破城堡,救出了薛丁山。然而,当他们回到唐军大营时,却遭到了薛仁贵的怀疑。薛仁贵认为樊梨花与薛丁山合谋欺骗自己,下令将二人一同关押。
就在樊梨花陷入绝望之时,唐太宗派来的特使抵达大营。特使带来了唐太宗的旨意,表扬樊梨花收复西域的功绩,并赦免了薛丁山的 “罪名”。原来,唐太宗早已通过密探得知了事情的真相,特意下旨为二人平反。薛仁贵这才恍然大悟,向樊梨花与薛丁山道歉,并亲自为他们主持了婚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史她颜: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青史她颜: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