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她正在浣衣局浆洗衣物,忽然听到一阵清脆的箜篌声从远处传来,断断续续,却带着几分熟悉的旋律。她停下手中的活,侧耳倾听,发现那竟是她昔日擅长的《春江花月夜》,只是弹奏者技艺生疏,错漏百出。她心中一动,不由得跟着旋律轻轻哼唱起来。
这一幕,恰好被路过的独孤皇后的侍女看到。侍女见她虽穿着粗布衣衫,却难掩清丽之姿,又听闻她会唱陈朝的曲子,便回去禀报了独孤皇后。独孤皇后素来对陈朝的文化颇有兴趣,便命人将蔡婉仪带到面前。
见到独孤皇后时,蔡婉仪虽心中惶恐,却依旧保持着镇定。她屈膝行礼,动作标准流畅,丝毫不见宫女的局促。独孤皇后见她举止得体,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问道:“你会弹箜篌?”
蔡婉仪低头答道:“回皇后娘娘,民女幼时曾学过几日,只是技艺粗浅,不敢在娘娘面前献丑。”
独孤皇后笑道:“无妨,本后正想听听陈朝的曲子。”
宫人很快取来箜篌,蔡婉仪深吸一口气,坐在箜篌前。当指尖触碰琴弦的那一刻,她仿佛又回到了金陵的玉芙堂,回到了那个樱花纷飞的午后。悠扬的旋律从她指尖流淌而出,时而如春江潮水,汹涌澎湃;时而如月下轻舟,静谧悠然。曲终之时,独孤皇后久久不语,眼中竟泛起了泪光:“好一曲《春江花月夜》,果然名不虚传。你这孩子,倒有几分灵气。”
就这样,蔡婉仪从浣衣局被调到了仁寿宫的乐坊,负责为帝后演奏乐曲。虽仍只是一名普通的乐女,但处境已比在掖庭宫时好了许多。她深知这是难得的机会,做事愈发谨慎小心,平日里除了练琴,便闭门不出,从不参与宫中的是非争斗。
杨坚素来敬畏独孤皇后,后宫之中虽有妃嫔,却极少有人能得到他的宠爱。一日,杨坚驾临仁寿宫,恰好听到蔡婉仪弹奏箜篌。那曲子不同于北方的雄浑激昂,带着江南水乡的温婉清丽,让他不由得驻足倾听。待一曲终了,他召来蔡婉仪,见她眉目如画,气质温婉,又听闻她是陈朝吏部尚书蔡征之女,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怜惜。
杨坚虽灭了陈朝,却对江南的世家大族颇为忌惮,也想通过拉拢蔡氏这样的旧族,来稳定江南的局势。他没有立刻提拔蔡婉仪,只是将她调到了自己的书房旁,负责研墨铺纸。蔡婉仪知道,这是杨坚对她的考察,她每日尽心尽力,将书房打理得井井有条,研的墨浓淡适宜,铺的纸平整服帖,却从不多言多语,更不主动攀附。
一次,杨坚在书房批阅奏折,看到一份关于江南百姓因赋税过重而起义的奏疏,不由得皱起眉头,自言自语道:“江南之地,刚经历战火,百姓本就困苦,若赋税过重,恐生变故啊。”
一旁研墨的蔡婉仪听到这话,犹豫了一下,还是轻声说道:“陛下,民女昔日在江南时,曾听父亲说过,江南百姓最重乡情,若能任用当地贤才,减轻赋税,安抚民心,或许能让江南长治久安。”
杨坚转过头,惊讶地看着她:“你也懂治国之道?”
蔡婉仪连忙低下头:“民女只是随口胡说,不敢在陛下面前班门弄斧。”
杨坚却笑了:“说得颇有道理。江南之事,确实需要因地制宜。”他见蔡婉仪不仅容貌秀丽,且颇有见识,对她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独孤皇后得知杨坚对蔡婉仪颇为关注,心中虽有不悦,却也知道杨坚此举有安抚江南旧族的深意,便没有过多干涉。只是私下召来蔡婉仪,告诫道:“陛下乃九五之尊,你既在他身边伺候,当谨守本分,莫要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蔡婉仪恭顺地答道:“娘娘放心,民女只求安稳度日,绝不敢有非分之想。”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蔡婉仪始终保持着低调谨慎的态度,默默陪伴在杨坚身边。她从不争风吃醋,也不干预朝政,只是在杨坚疲惫时,为他弹奏一曲舒缓的乐曲;在他烦恼时,轻声说几句宽慰的话。杨坚渐渐习惯了她的陪伴,对她的信任也日益加深。
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杨坚终于册封蔡婉仪为容华夫人,位份虽不及皇后和贵妃,却也算是后宫中的高位妃嫔了。册封之日,蔡婉仪穿着华丽的礼服,接受百官的朝贺,可她心中却没有丝毫喜悦。她望着宫殿外的天空,想起了金陵的秦淮河,想起了父亲的叮嘱,不由得生出几分茫然——她终究还是入了帝王家,这条路,不知是福是祸。
成为容华夫人后,蔡氏搬到了仁寿宫的锦乐殿居住。殿内陈设精美,金银玉器琳琅满目,可她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她依旧保持着往日的习惯,每日早起练琴、读书,待人谦和有礼,对宫中的太监宫女也多有体恤,因此在锦乐殿内颇得人心。
此时的后宫,虽有独孤皇后坐镇,却也并非风平浪静。宣华夫人陈氏,同样是陈朝宗室之女,比蔡氏晚入宫几年,却因容貌娇艳,性情活泼,深得杨坚的宠爱。陈氏自恃得宠,对其他妃嫔多有怠慢,甚至有时会故意刁难蔡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青史她颜: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青史她颜: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