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北朝那个风云变幻、战火纷飞的时代,华夏大地被割据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北方,北魏王朝由鲜卑拓跋氏建立,虽努力融合汉族文化,但边境始终不得安宁,柔然等游牧部落时常侵扰,百姓生活在动荡不安之中。在中原地区的一个普通小镇上,木兰,这位日后名垂青史的奇女子,正悄然成长。
木兰出生于一个军户家庭,父亲魏应汉年轻时曾是北魏军中一员,身经百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家中虽不算富裕,却充满温暖,父母恩爱,对木兰宠爱有加。木兰自幼聪慧伶俐,性格活泼,常随父亲在庭院中嬉戏。父亲闲暇时,会教她读书识字,木兰学习起来如饥似渴,小小的脑袋里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与憧憬。
那时的北魏,实行世兵制,军户家庭世代承担兵役。军户虽可免赋税、劳役,但一旦战事爆发,家中男丁无论老幼,都要奔赴战场。木兰家中,除了年迈的父亲,还有年幼的弟弟。随着年龄增长,木兰渐渐懂事,她看到父亲时常望着远方叹气,眼神中满是忧虑,心中不禁泛起一丝不安。
某一天,小镇上突然来了几个差役,他们骑着高头大马,神色匆匆,挨家挨户地分发征兵文书。一时间,小镇陷入一片恐慌。木兰家也未能幸免,当征兵文书递到父亲手中时,木兰看到父亲的手微微颤抖,原本坚毅的脸上布满了愁容。木兰凑近一看,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父亲年事已高,身体多病,怎能经得起战场的厮杀?而弟弟尚年幼,无法承担兵役。木兰心中焦急万分,她在屋内来回踱步,思绪如麻。
“父亲,让我去吧。” 木兰停下脚步,坚定地说道。
“不行!” 父亲立刻拒绝,“你一个女孩子,怎能上战场?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可是父亲,您身体不好,弟弟又小,我若不去,谁来替您?” 木兰眼眶泛红,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母亲在一旁默默流泪,她拉着木兰的手,心疼地说:“兰儿,这一去生死未卜,娘舍不得你啊。”
木兰咬了咬嘴唇,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爹娘,女儿从小随父亲习武,虽为女流,但也有一身武艺。如今国家有难,我们军户怎能退缩?女儿此去,定当小心,凯旋而归。”
父母对视一眼,他们深知木兰的性子,一旦决定的事情,就很难改变。但让女儿女扮男装去从军,他们实在放心不下。木兰见父母犹豫,继续苦苦哀求:“女儿知道父母担忧,可若父亲出征,女儿在家又怎能安心?就让女儿去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在木兰的坚持下,父母最终无奈地同意了。但他们提出一个条件,要和木兰比武较量,若木兰胜了,便同意她去。木兰心中明白,这是父母对她的最后考验。比武那天,木兰身着轻便衣衫,手持长剑,英姿飒爽。父亲虽已年迈,但多年的武艺功底仍在,一开始,两人你来我往,不分上下。然而,几个回合后,父亲毕竟体力不支,渐渐气喘吁吁。木兰瞅准时机,一个漂亮的剑招,将父亲的剑击飞。父亲看着眼前的女儿,欣慰地笑了:“兰儿,你长大了,既然你心意已决,那就去吧。”
得到父母的许可,木兰既兴奋又紧张。她开始着手准备从军所需的物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她穿梭于集市之间,精心挑选着每一件装备。骏马要矫健有力,鞍鞯要舒适耐用,辔头和长鞭要结实趁手。木兰仔细地检查着每一样物品,仿佛这些东西将是她在战场上的生死相依的伙伴。
出征的日子很快来临,清晨的阳光洒在小镇的街道上,却无法驱散木兰父母心中的阴霾。木兰身着男装,英姿挺拔,但在父母眼中,她依旧是那个需要呵护的女儿。木兰走到父母面前,跪下磕了三个头:“爹娘,女儿不孝,不能在身边侍奉左右。此去战场,女儿定会平安归来,你们要保重身体。” 母亲早已泣不成声,父亲强忍着泪水,扶起木兰:“兰儿,记住,无论何时,都要保护好自己。”
木兰骑上骏马,回头望了望熟悉的家门和泪流满面的父母,一狠心,扬鞭而去。马蹄声渐行渐远,木兰踏上了未知而又充满挑战的征程。
一路上,木兰跟着队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她从未出过远门,更未经历过如此艰苦的跋涉,但心中的信念支撑着她。白天,烈日高悬,道路崎岖,她紧紧跟上队伍,一刻也不敢松懈,生怕掉队。夜晚,宿营在荒野之中,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木兰不敢脱衣服睡觉,时刻警惕着,担心自己女扮男装的秘密被人发现。同行的士兵们对这个沉默寡言、却总是默默做事的新兵有些好奇,但木兰总是巧妙地避开他们过于探究的目光。
经过漫长的行军,他们终于抵达了北方边境。这里寒风凛冽,黄沙漫天,与家乡的宁静祥和截然不同。远处,山峦连绵起伏,隐隐可见柔然军队的营帐。木兰深吸一口气,她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史她颜: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青史她颜: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