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回头一看,只见一个穿着男装的少女走了进来,正是荀灌娘。荀崧又惊又气:“灌娘!谁让你到这里来的?这里是军事重地,不是你该来的地方,快回去!”
“父亲,女儿不是来胡闹的。” 荀灌娘走到荀崧面前,认真地说,“女儿刚才在城下看到,杜曾的军队虽然人多,但军纪混乱,而且他们远道而来,粮草肯定也不充足,只是想速战速决。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没有援军,如果能派人出去,找到附近的友军搬救兵,就能内外夹击,打败杜曾。”
将领们听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将领说道:“小姐,你一个小姑娘,懂什么行军打仗?杜曾把宛城围得像铁桶一样,连一只鸟都飞不出去,怎么派人出去?就算派出去了,你以为友军会轻易来救我们吗?”
另一个将领也附和道:“是啊,太守,小姐也是一片好心,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派出去的人要是被杜曾抓住,不仅救不了城,还会泄露我们的虚实。”
荀灌娘没有被他们的嘲笑吓住,她抬起头,看着荀崧,一字一句地说:“父亲,女儿知道此行凶险,但现在宛城已经到了生死关头,再不想办法,就真的没希望了。女儿从小跟着父亲学骑马射箭,身手不比普通士兵差,而且女儿年纪小,杜曾的士兵肯定不会防备,说不定能趁机突围出去。”
荀崧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心里又疼又愧。他知道女儿说的是对的,可让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去冒这么大的险,他怎么忍心?“灌娘,不行,太危险了,父亲不能让你去。”
“父亲!” 荀灌娘的声音提高了一些,“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宛城被攻破,看着城里的百姓被屠杀吗?女儿是荀家的人,荀家的人从来不会在危难面前退缩!如果父亲不同意,女儿今晚就自己偷偷出城!”
看着女儿倔强的样子,荀崧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祖父荀彧 —— 当年荀彧在官渡之战时,也是凭着一股韧劲,守住了曹操的后方。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对将领们说:“各位,灌娘说得对,现在我们没有别的选择了。灌娘虽然年纪小,但有勇有谋,或许真的能成。”
将领们还想反对,荀灌娘却接着说:“各位叔叔,女儿愿意立下军令状,如果不能搬来救兵,女儿愿以死谢罪!而且女儿只带十几个精锐士兵,趁着夜色突围,目标小,不容易被发现。”
见荀灌娘如此坚决,将领们也不再反对。荀崧拍了拍女儿的肩膀,眼眶有些发红:“好,父亲信你。你一定要小心,记住,活着回来比什么都重要。”
决定让荀灌娘突围后,荀崧立刻开始准备。他从城中挑选了十五个最精锐的士兵,都是身经百战、擅长骑马的老兵;又让人给荀灌娘准备了一身轻便的铠甲 —— 这铠甲是专门为她改制的,去掉了多余的装饰,减轻了重量,既能保护身体,又不影响行动;武器方面,除了一把短剑,还给她配了一张小弓和二十支箭,都是便于携带的。
傍晚时分,荀灌娘在自己的房间里换装。丫鬟帮她把长发束成一个发髻,戴上头盔,穿上铠甲。当荀灌娘走到镜子前,看到镜中的自己时,也忍不住愣了一下:镜里的少女眉眼依旧清秀,可穿上铠甲后,却多了一股英气,再也不是那个只会在父亲身边撒娇的小姑娘了。
“小姐,你真的要去吗?” 丫鬟一边帮她系好铠甲的带子,一边小声问,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荀灌娘笑了笑,擦了擦丫鬟的眼泪:“傻丫头,别哭,我一定会回来的。你帮我照顾好母亲,告诉她,我很快就会带着援军回来。”
这时,荀崧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地图。他把地图递给荀灌娘:“灌娘,这是宛城到襄阳的地图。襄阳太守周抚是我的老朋友,他为人忠义,而且麾下有重兵,如果能说服他出兵,一定能解宛城之围。你从南门突围,那里是杜曾军队的薄弱环节,因为南门外面是一片树林,便于隐蔽。记住,路上一定要小心,尽量避开敌军的巡逻队,如果遇到危险,不要硬拼,先保住自己的性命。”
荀灌娘接过地图,认真地看了几遍,然后把地图折好,放进怀里:“父亲,我记住了。您也要保重,守住宛城,等我回来。”
当晚三更,宛城的南门悄悄地打开了一个缝隙。荀灌娘和十五个士兵骑着马,趁着夜色,慢慢地溜了出去。夜色像一块黑布,把整个大地都笼罩住了,只有天上的星星发出微弱的光。他们不敢点灯,只能凭着记忆和地图,朝着襄阳的方向前进。
刚走出没多远,突然听到前面传来一阵马蹄声 —— 是杜曾的巡逻队!荀灌娘立刻示意士兵们躲到路边的树林里,自己则趴在马背上,屏住呼吸。
巡逻队一共有五个人,他们骑着马,拿着火把,一边走一边吆喝:“都给我仔细点,别让城里的人跑了!”
火把的光越来越近,荀灌娘的心怦怦直跳。她知道,一旦被发现,他们就全完了。就在这时,一个巡逻兵突然朝着树林的方向看了一眼,疑惑地说:“那里好像有动静,我们去看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青史她颜: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青史她颜: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