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秋意总带着几分萧瑟,公元前 1 世纪中叶的渭水之畔,一户姓赵的平民家中正弥漫着绝望的气息。新生的女婴瘦弱得像片柳叶,在襁褓中微弱地啼哭,父亲赵临看着这个不请自来的生命,脸上写满了愁苦。彼时的汉朝虽已承平百年,但底层百姓的日子依旧艰难,多一张嘴吃饭便多一分重担。
“扔了吧,” 母亲的声音带着哭腔,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咱们连自己都快养不活了,哪有余力养她。”
赵临咬着牙,将女婴裹在破旧的襁褓里,趁着暮色走向城外的荒林。夜风呜咽,仿佛在为这个即将消逝的生命哀鸣。他将孩子放在一棵老槐树下,转身时脚步沉重如灌铅,终究是血脉相连,走了几步又忍不住回头,女婴的哭声已细若游丝。
三日之后,心中不安的赵临鬼使神差地再次走向那片荒林,竟听见微弱的啼哭从草丛中传来。拨开枝叶,只见那女婴蜷缩在落叶中,双眼紧闭却仍在顽强地呼吸。他惊得后退半步,喃喃自语:“此女命不该绝啊。” 当下便将孩子抱回家中,取名 “宜主”,盼她日后能有安身立命之所。
赵宜主的童年在贫困与劳作中度过,小小年纪便要帮着家里做活。命运的转机出现在她十岁那年,阳阿公主府招募舞姬,赵临想着或许能给女儿寻条出路,便将她送进了公主府。府中的教习嬷嬷见她身形纤细,骨骼清奇,便留她在府中学习歌舞。
初入府中的日子并不好过,赵宜主因出身卑微常受其他婢女欺凌,但她骨子里有种不服输的韧劲。每日天不亮便起身练舞,别人练一个时辰,她便练三个时辰,舞鞋磨破了一双又一双,脚踝上总是带着青紫的伤痕。府中的乐师发现她嗓音清越,便教她习箫,没过多久,她的箫声便能引得府中飞鸟驻足。
时光荏苒,昔日瘦弱的女童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她身量纤长,腰肢柔若无骨,跳起《归风送远操》时,长袖翻飞如流云拂水,旋转间裙摆飞扬似弱柳扶风。公主府的乐师为她取了艺名 “飞燕”,只因她起舞时轻盈如燕,仿佛随时能乘风而去。
建始三年(公元前 30 年)的一个春日,汉成帝刘骜微服出巡,无意间来到阳阿公主府。这位登基不久的年轻天子,虽有宏图大志,却也难掩对声色犬马的喜爱。公主设宴款待,席间唤出府中舞姬献艺,赵飞燕便在其中。
当乐声响起,赵飞燕踏着节拍步入堂中时,成帝的目光瞬间被她吸引。只见她身着杏色罗裙,裙摆绣着细碎的银线,在烛光下流转着柔和的光泽。随着鼓点渐急,她的舞姿愈发灵动,时而如弱柳迎风,时而如惊鸿照影,最绝妙处竟是一曲《回风舞》—— 她旋转着跃上案几,在仅容一人的案面上翩跹,腰间的玉佩叮咚作响,裙摆因旋转而散开,宛如一朵盛开的白莲。
成帝看得目瞪口呆,手中的酒杯险些滑落。一曲舞罢,赵飞燕敛衽行礼,气息微促,脸颊泛起红晕,更添几分娇憨。“此女何人?” 成帝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回陛下,此乃府中舞姬赵飞燕。” 阳阿公主连忙回话。
成帝当即下令将赵飞燕带入宫中,封为婕妤。初入汉宫的赵飞燕并未恃宠而骄,她深知宫廷险恶,行事低调谨慎。成帝对她宠爱有加,不仅为她修建了奢华的昭阳殿,殿内以白玉为阶,明珠为帘,还命人专门打造了一面巨大的琉璃镜,让她能随时欣赏自己的舞姿。
然而,赵飞燕并未沉溺于帝王的宠爱。她知道后宫之中美人如云,想要长久立足,必须有过人的智慧。她开始学习宫中礼仪,研读史书,更在成帝面前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才情。成帝每次与她谈论政事,她总能提出独到的见解,既不显得逾越本分,又能恰到好处地点拨帝王。
一次,成帝与大臣们因盐铁专卖制度争论不休,回到宫中仍面带愁容。赵飞燕为他弹奏一曲《明君操》,轻声道:“陛下,治国如调弦,过紧则断,过松则失音。盐铁之事关乎国计民生,既需官府掌控大局,亦需给百姓留有余地,或许可寻中间之道。” 成帝听后茅塞顿开,后来果然推行了兼顾官民利益的改革措施。
赵飞燕在宫中站稳脚跟后,并未忘记远在公主府的妹妹赵合德。她向成帝进言,称妹妹容貌才情更胜自己,成帝好奇心起,便将赵合德召入宫中。
赵合德的出现再次惊艳了汉宫。与姐姐的轻盈灵动不同,她肌肤莹润,体态丰腴,眉眼间带着几分妩媚风情。姐妹二人虽容貌气质各异,却有着惊人的默契。赵飞燕擅长歌舞,赵合德则精于辞赋,成帝时常与姐妹二人一同宴饮,飞燕起舞,合德吟诗作赋,宫中人称 “赵氏双珠”。
姐妹俩深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的道理,在宫中结成同盟,互相扶持。当时的许皇后膝下无子,对深受宠爱的赵氏姐妹心怀嫉妒,暗中用巫蛊之术诅咒宫中怀孕的妃嫔。此事被赵氏姐妹察觉,她们并未直接揭发,而是在成帝面前旁敲侧击,提及近来宫中怪事频发,多位妃嫔无故流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青史她颜: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青史她颜: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