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林昊独坐济世堂后院,案前烛火摇曳,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头。
跟郭嘉探讨完,总结了如今这天下,想要聚拢人才,无非几种途径:
第一种就是张贴求贤令:曹操能发《求贤令》招徕天下英杰,袁绍可设登贤馆大张旗鼓纳士,可黄巾却只能靠符水来收买人心,而且还要严防官府追查;
第二种就是名门荫庇,如袁绍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振臂一呼,汝南袁氏的门生故吏便云集响应。可黄巾军却只是一个不收朝廷待见的组织,世家大族避之不及。
第三种便是名士举荐,如徐庶举荐诸葛亮,这才有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可他们既无名士背书,也无刘备那样的身份。
最后一种便是亲族故旧,如曹操起兵时依靠曹氏、夏侯氏;可黄巾军高层多是贫民,哪来这等资源?
更棘手的是,这天下士人自幼读的是忠孝节义,骨子里刻着汉室正统。要他们跟着试图推翻大汉统治的人,简直比让哑巴开口还难!
这世道,招揽人才竟比治病救人还难......他低声自语,指尖轻轻敲击着案几:“看来正如郭嘉所说的,黄巾所需要的人才,只能从寒门里淘金,或者自己从头栽培。”
来人。
侍立门外的亲兵快步进来:大人有何吩咐?
去请马元义来见我,要快。
不多时,一个精壮汉子匆匆赶来,身上还带着夜露的湿气:大人,您找我?
林昊示意他坐下:元义,你对城北铁矿了解多少?
马元义闻言,浓眉立即皱起:大人,那可是朝廷重地,由洛阳派来的羽林卫亲自把守。我们如今确实缺生铁,但是也不能······上月有个盗铁的,被活活钉死在城门上...
林昊连忙抬手打断他:我不是要打铁矿的主意,我要救一个人。
救人?马元义瞪大眼睛,什么人值得冒这个险?
待听完戏志才之事,马元义眼中精光一闪:属下这就去查。
约莫半个时辰后,马元义匆匆返回,脸上带着几分喜色:大人,打听清楚了。确实有个叫戏志才的青年,因得罪了刘氏被发配到铁矿。不过这小子机灵,靠着会算账的本事,现在给矿上做文书,倒没吃什么苦头。
林昊点点头:好,那我们来商量个救人的法子。
马元义立即道:属下带几个好手,趁夜摸进去...
不行!林昊断然否决,铁矿守备森严,一旦失手,我们多年的布置就全完了。
林昊突然想起了影视剧中,很多犯人通过装病,保外治疗躲避牢狱之苦的方法,心中暗道:矿上必有医官,寻常病症骗不过去,不过,最近正好我得到了一味新药。
他起身走到药柜前,取下一个青瓷小瓶:这是我特制的药物,服下后三个时辰内人会失去知觉,脉象沉寂,与死人无异。
马元义眼睛一亮:大人的意思是...
你找个可靠的人混进去,让戏志才服下此药。等他后,再提议送来济世堂救治。
回头,林昊找到了郭嘉跟他说起了这个计划,后者思虑片刻,觉得此计并无疏漏,于是便手写一份信,并附上信物给了林昊:“此物品,便可取得戏志才的信任。”
一切准备妥当,‘越狱’计划开始了。
-------------------------------
三日后,月隐星稀。一名身着粗布短褐的黄巾兵士借着夜色掩护,悄然潜入文书房。他脚步轻若狸猫,却在推门时故意让门轴发出轻响。
正伏案记账的戏志才猛地抬头,手中毛笔在竹简上拖出一道墨痕。他警惕地打量着来人:你是......?
来人反手掩门,从怀中掏出一个油纸包:有人托我送信。说着又取出一枚羊脂玉佩——正是郭嘉从不离身的信物。
戏志才指尖微颤地展开信笺,借着昏黄油灯逐字细读。信纸在他手中簌簌作响,当读完最后一行字后,迅速将信纸凑近灯焰,火舌顷刻间吞噬了所有字迹。
需要我做什么?他声音压得极低,却掩不住其中的迫切。
兵士耳贴门板听了片刻,确认廊外无人,这才从腰带夹层取出青瓷药瓶:服下它,之后的事情我们自会安排妥当。
戏志才摩挲着温润的玉佩,忽然轻笑一声:奉孝还是这般胆大包天。说罢仰颈饮尽药汁,喉结滚动间将空瓶掷还。只一瞬间,便倒伏在地上,没了动静。
兵士会意,突然踹翻案几,扯着嗓子大喊:不好啦!文书先生晕倒了!
纷沓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当守卫破门而入时,只见青年蜷缩在地,面色青白如纸,唇角还挂着触目惊心的白沫。
快传医官!为首的屯长厉声喝道。
须发斑白的老军医提着药箱踉跄赶来,枯瘦的手指搭上腕脉,半晌突然了一声。他又翻开青年眼皮查看,额头渐渐沁出冷汗:这...这脉象怎似风中残烛...
屯长焦躁地按着刀柄:到底能不能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