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这座日益庞大的机器,一旦进入战争轨道,便爆发出惊人的效率。
码头上,定北舰队抽调来的大小战舰与运输船开始集结,水兵们喊着号子,将一箱箱弹药、一捆捆箭矢、一袋袋粮食扛上船舱。
岸边的临时营地里,从各团营抽调出的四千精锐护卫军士兵正在进行最后的装备检查和战前操练,口令声、金属碰撞声不绝于耳。
另有四千经过基础训练的民兵被动员起来,他们主要负责占领后的治安维持、物资运输和辅助防御工事修建,此刻也在军官的指挥下,熟悉基本的队列和守备条例。
整个陵水,仿佛一张逐渐拉满的弓,空气中都弥漫着紧绷的气息。
总督府下属的各衙门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孙孟霖统筹后勤,确保粮秣军资供应不断。
沈文清协调文书命令,处理与定北舰队、各方联络的繁杂事务。
陈五常的情报网络全力运转,对马岛及周边海域的最新动态如同雪片般汇集到他这里,再提炼成简报。
余宏、赵三、林响等人更是吃住都在军营和海军大楼,反复推演登陆方案,推敲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意外。
与这全民备战的火热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吴桥本人。
大的战略方针已经定下,具体执行有得力手下负责,他这个最高决策者,反而在战前最紧张的时刻,获得了一段难得的清闲。
他甚至有闲情逸致,在前两日亲自主持了筹备已久的“太平洋银行”陵水总部的开业仪式。
站在那栋经过改造、显得坚固而气派的二层小楼前,看着崭新的牌匾挂上,听着沈文清宣读章程,向来往围观、面带好奇与疑虑的百姓解释这“存钱生利”的新鲜事物,吴桥心中颇有些感慨。
忙里偷闲,他一个人坐在书房里,望着窗外港口方向隐约可见的忙碌舰影,思绪不由得飘远。
想想自己莫名其妙来到这个时代,从广州起步,一步步走到今天,掌控着偌大的地盘和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期间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真是……爽文害人不浅啊。”吴桥忍不住自嘲地笑了笑。
前世看那些网络小说,主角穿越后无不王霸之气侧漏,虎躯一震小弟纳头便拜,各种发明创造信手拈来,敌人望风披靡。
轮到自己,才知道其中艰辛。
每一个决策都关乎成千上万人的生死,每一项新技术的应用都伴随着无数次的失败和资源的消耗,每一次扩张都要面对内外错综复杂的势力博弈。
方方面面,千头万绪,都需要他劳心劳力,平衡协调。
“难怪古时候皇帝大多短命,”吴桥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低声嘀咕,“就这么折腾法,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简直就是把人当牲口用。”
他无比怀念穿越前那种虽然穷点、但至少作息规律的“社畜”生活。
不过,这种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
看着眼前摊开的、记录着陵水各项事业进展的报表——工坊产能、垦荒田亩、移民数量、库存储备——他心中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这些都是在他的带领下,从无到有,一点点创造出来的基业。
尤其是想到那堆满了府库银窖,需要“太平洋银行”来盘活的白银,吴桥更是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穿越前,他不过是个为房贷车贷奔波、银行卡余额常年徘徊在三四位数的“穷鬼”,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能掌管如此庞大的财富?
虽然这些钱大部分都要投入再生产和无底洞般的军备,但这种“不差钱”的感觉,确实让人底气十足。
“希望对马岛那边,一切顺利吧。”吴桥收敛心神,将注意力放回即将开始的战事上。 他知道余宏、赵三他们都是宿将,林响也心思缜密,准备充分,胜利应该不是问题。
他甚至在一次战前会议上,用后世某个装x失败的某两将军的着名“梗”调侃道:“争取趁早拿下对马岛,回家过年!我可不想大过年的,还得操心前线将士们能不能吃上饺子。”
他确实计划在战事大致底定后,返回广州一趟。
一方面是与家人团聚,过年。
另一方面,也是要与父亲和外公,商议一件更为紧迫和沉重的事情——大明可能即将面临的大灾。
从遍布大明各地的商栈,以及陈五常麾下那些无孔不入的谍子传回的消息,已经汇集到了他的案头。
虽然现在是冬季,雨水稀少,还看不出太大的端倪,但今年夏秋时节,黄河下游多处河段已经出现了小规模的溃堤和更多的渗漏、管涌险情。
各地的塘报和民间信息都指向一个事实:万历皇帝久居深宫,不理朝政,朝廷对河工投入严重不足。
而有限的治水款项,经过层层盘剥克扣,真正用到堤坝加固上的寥寥无几,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再加上近几年气候似乎有些异常,降雨分布不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明末争霸大海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