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暴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傍晚时分,雨势渐歇,只留下被彻底洗涤过的清新空气,和屋檐、树叶上断断续续滴落的水珠,在渐暗的天光中闪烁着晶莹。暑气被这场酣畅淋漓的雨水卷走大半,晚风带着湿润的凉意,吹拂在脸上,格外舒爽。
黄亦玫和张陆桉并肩走在回父母家的路上。积水的地面倒映着路灯初亮的光晕和行人的身影,破碎而迷离。与来时沉重忐忑的心情截然不同,此刻的黄亦玫,脚步轻快,仿佛要踩着那些晃动的光斑跳跃起来。手里那张无形的“录用通知”,像一道温暖的护身符,熨帖地藏在心口,驱散了所有的不安。
“感觉像打了一场胜仗,现在终于可以凯旋了。”她侧过头,对张陆桉笑着说,眼睛亮晶晶的,里面盛满了雨后的晴空。
张陆桉牵起她的手,紧紧握住:“不是凯旋,是拿到了出征的许可。真正的‘仗’,还在后面呢。”他的语气带着鼓励,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叮嘱,“不过,我相信你一定能打好。”
推开家门,一股比以往更加浓郁诱人的饭菜香气扑面而来,其中似乎还夹杂着炖汤的醇厚鲜香。黄母正端着最后一盘清炒时蔬从厨房走出来,看见他们,脸上没什么特殊的表情,只是目光在黄亦玫脸上短暂地停留了一瞬,便移开了,淡淡地说:“回来了?洗手吃饭吧。”
语气平淡得像往常任何一个周末,仿佛下午那通决定性的电话从未发生过。
黄亦玫应了一声,和张陆桉一起去洗手间。经过餐厅时,她瞥了一眼餐桌,心头微微一震。
那张惯常使用的圆形餐桌上,此刻竟然摆得满满当当。除了往常几样家常菜之外,明显多了几道费时费力的“硬菜”。色泽红亮、汤汁浓郁的红烧蹄髈炖得软烂,显然是花了功夫的;清蒸鲈鱼火候恰到好处,葱丝姜丝切得极细,淋着滚烫的蒸鱼豉油,滋滋作响;还有一大海碗她最爱的莲藕排骨汤,汤色奶白,撒着翠绿的葱花;甚至还有一盘需要提前发面、调馅、上笼蒸制的蟹粉小笼包,精致地摆放在小蒸笼里。这绝不是一顿普通的家常晚饭,其丰盛程度,几乎赶上了过年。
黄亦玫的心头瞬间被一种复杂而汹涌的情绪填满。母亲没有用语言表达什么,但这满桌倾注了时间和心意的菜肴,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沉甸甸的宣言。她在用她最擅长的方式,表达着一种默许,一种关切,或许,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告别般的伤感——告别那个她期望中会继续留在象牙塔里的女儿。
黄教授已经坐在了主位,看到他们,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比下午通电话时更显松弛:“快坐,就等你们了。你妈今天可是把看家本领都使出来了。”
黄振华帮着摆放碗筷,冲黄亦玫挤挤眼,压低声音:“托你的福,今天改善伙食。妈从接到你电话后就一直在厨房忙活,连我都没让插手。”
黄亦玫眼眶有些发热,她低下头,默默走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张陆桉坐在她旁边,轻轻在桌下拍了拍她的手背。
大家陆续落座。黄母最后一个坐下,解下围裙,神情依旧平静,甚至有些过于刻意维持的平静。她拿起公筷,习惯性地先给张陆桉夹了一只小笼包:“小张,尝尝这个,你叔叔昨天特意去买的蟹粉。”
“谢谢阿姨,您太客气了。”张陆桉连忙道谢。
然后,黄母的筷子在空中微微停顿了一下,目光低垂,似乎犹豫了零点几秒,最终,夹起一块肥瘦相间、炖得极为入味的蹄髈,放到了黄亦玫的碗里。
“多吃点。以后工作了,吃饭可能就没那么准时了。”她的声音不高,语气也听不出太多波澜,就像在说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
但就是这简单的一句话,这一个看似寻常的动作,却让黄亦玫的鼻腔猛地一酸。她看着碗里那块油光红亮的蹄髈,仿佛看到了母亲在厨房里守着砂锅、小心控制火候的背影,看到了那沉默之下汹涌的母爱。她用力眨了眨眼,把即将涌出的湿意逼了回去,低声道:“谢谢妈。”
“吃吧,都动筷子。”黄教授发话,打破了这瞬间微妙的气氛。
晚餐在一种看似寻常,实则暗流涌动的氛围中开始了。黄母的话很少,大部分时间只是默默地吃着饭,或者偶尔给张陆桉和黄振华夹点菜。但她会不动声色地观察黄亦玫喜欢吃什么,然后在她碗里的菜快吃完时,又看似随意地给她添上一些。
黄振华努力活跃着气氛,讲着实验室里的趣事,跟张陆桉讨论着最近的科技新闻。黄教授也偶尔加入谈话,问问张陆桉工作上的事,或者点评一下当前的时事。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避开了关于工作、考研、未来规划这些敏感话题,仿佛那页已经随着下午的暴雨被翻了过去。
饭吃得差不多了,黄母起身去厨房端水果。黄教授用餐巾擦了擦嘴角,沉吟片刻,看向黄亦玫,神色变得比刚才更郑重了一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玫瑰的故事的幸福生活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玫瑰的故事的幸福生活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