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结束咖啡馆的兼职,带着一身咖啡的余香与疲惫,他没有直接回宿舍,而是绕路去了校外一家通宵营业的肯德基,寻了个最角落、灯光最昏暗的位置。打开那台老旧的笔记本电脑,创建一个崭新的文件夹,然后,在一个空白的文档最上方,他怀着一种近乎神圣的仪式感,郑重地敲下了五个宋体字:明朝那些事儿。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前世的记忆与今生的决心一同吸入肺腑。手指落在键盘上,初始有些生涩,但随着记忆的闸门打开,前世的阅读体验、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幽默桥段、那些对历史人物入木三分的心理剖析、那些精辟又接地气的时代评论……如同解开了封印的潮水,源源不断地从记忆深处奔涌而出。他并非简单的文抄公,而是结合了这个世界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以及自己更为扎实和系统的史学功底,进行着一种充满激情的再创作。他小心翼翼地调整着叙事的节奏,核实着每一个可能产生歧义的史实细节,仿佛一个谨慎的工匠,在打磨一件绝世珍宝。
“……姓名:朱元璋 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
性别:男
民族:汉
血型:?(估计他自己都不知道)
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主要教材:《百家姓》《千字文》,以及社会这本大书)
职业:皇帝(曾任放牛娃、和尚、乞丐、起义军将领等)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穷得叮当响,属于重点扶贫对象)
生卒:1328-1398
……
写着写着,他自己先忍不住对着屏幕低低地笑了起来,肩膀微微耸动。这种将现代简历格式套在古代帝王身上的写法,在这个崇尚严肃史学的世界里,无疑是离经叛道、大胆至极的。他几乎能想象到,系里那些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的老教授们,如果看到这种“玩意儿”,会是如何的目瞪口呆、痛心疾首,或许会指着鼻子骂他“亵渎历史”。但与此同时,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叛逆的畅快感流遍全身。这不再是替古人做沉默的注脚,而是用一种属于自己的、带着体温、态度甚至些许戏谑的方式,在与历史进行一场平等而活泼的对话。他感觉自己不再是历史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诠释者,甚至是……共情者。
时间在噼里啪啦的键盘声中飞速流逝。当他写完关于朱元璋悲惨童年、坎坷青年时代那既心酸又带着几分黑色幽默的概述,揉了揉酸胀的双眼,抬头看向窗外时,才发现天际已经泛起了朦胧的鱼肚白。城市开始苏醒,而他却毫无倦意,内心被一种久违的、充实的、近乎灼热的兴奋感充斥着,仿佛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酣畅奔跑。
他将写好的近万字开头部分小心翼翼地保存、加密,备份到云端。这不再仅仅是一份书稿,这是一个只属于他的秘密堡垒,一个连接着过去与现在、现实与“剧本”的奇异锚点,更是他对抗无形命运的第一件武器。
几天后,在一次与黄剑知教授的例行讨论间隙,趁着整理资料的当口,他状似无意地、带着几分试探地提起:“老师,我最近在看一些史料,总在想一个问题。我们做的历史研究,成果往往只在学术圈内流传,术语艰深,体系封闭,就像……就像内部流通的密码本。有没有可能……尝试一些更通俗的传播方式,让普通大众,尤其是年轻人,也能对我们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产生真正的兴趣和情感连接呢?”
黄教授从一份关于明代漕运的论文稿上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边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饶有兴趣地落在张陆桉脸上:“哦?你这个想法很有意思。具体说说看,有什么具体的构想?”他的语气平和,带着师长特有的鼓励。
张陆桉的心跳微微加速,他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斟酌着每一个词句:“比如……在不违背基本史实和历史逻辑的前提下,尝试用一种更生动、更故事化、更贴近现代人阅读习惯和心理的笔法,来重新讲述历史?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命运起伏的张力,挖掘历史事件中的人性因素,就像……就像写一本既有扎实底蕴,又能让读者像追小说一样欲罢不能的历史读物?”他谨慎地没有使用“幽默”、“搞笑”这类可能引起反感的词。
黄教授沉吟了片刻,指尖无意识地轻轻敲打着光滑的红木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这是他陷入深度思考时的习惯性动作。“想法……很大胆,甚至有些冒险。”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学术的严谨性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根基,不可动摇。考据、辨伪、溯源,这是历史学的铁律。”他话锋微顿,目光变得悠远,仿佛穿透了眼前的书架,看到了更广阔的空间,“但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太史公的《史记》本身亦是文史结合的千古典范,其人物传记栩栩如生,令人读之忘倦。让历史走出象牙塔,启迪民智,涵养民族精神,这本就是史学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玫瑰的故事的幸福生活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玫瑰的故事的幸福生活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