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对于陆逊起了杀心,尤其是太子说陆逊不满足于自己拥立孙霸做皇太子,这让孙权更加痛恨,这个陆逊看来是忘记他的权利?是来自于自己这个皇帝。
孙权也是找来诸葛恪,他道:“恪儿,你看看这个东西,朕想听听你看你的想法,朕该怎么办呢?”
“陛下,现在既然证据已经充足。那也是时候,逮捕人犯。臣提议立刻逮捕陆逊。”诸葛恪道。
孙权看着他诸葛恪很满意,他能够不包庇陆逊,做出公正的做法,这让孙权更加欣赏诸葛恪。可是让他没有想到,他只是在明哲保身。
诸葛恪清楚陆逊已经陷入两宫之争,自己如果公开支持陆逊,那就会被陛下猜忌,陛下是一个多疑的一人,他的父亲虽然与陛下交情深厚,那也只是他父亲,而不是他诸葛恪,越是在这种时候,自己就更加要明哲保身,更加要弄得严重一点,这也叫可以更好的保全自己。
诸葛恪心里暗叹陆先生,为了我诸葛家,我也只能够对不起您老人家,真是对不起您。
孙权想了一下,既然诸葛恪都这个意思,那自己除掉陆逊也是没有错,况且陆逊也已经不是以前陆逊,他自己手中权利,既然影响带到自己,那只能够除掉陆逊也是,不过在这之前,还是需要见见陆逊,给他一个机会。
孙权想了一下,也是道:“你说的很有道理,朕确实也应该,不能够把事情做的太绝,朕决定见见陆逊,给他一个申诉机会,不然以后谁还愿意为朕服务。恪儿,朕要谢谢你。”
诸葛恪连忙跪地,恭敬道:“陛下圣明,此举定能让天下人看到陛下的宽宏。”孙权点点头,便安排人去传陆逊进宫。
陆逊接到旨意后,心中已猜到几分。他深知孙权猜忌日重,但仍怀着一丝侥幸,希望能向孙权表明自己的忠心。
进宫后,陆逊见到孙权,伏地叩拜。孙权面色阴沉,冷冷道:“陆逊,朕给你个申诉的机会,你且说说,为何要参与两宫之争,支持孙霸?”陆逊心中一惊,赶忙辩解道:“陛下,臣一心只为社稷,从未有过支持孙霸之意。太子之争,臣实是希望能维护朝堂稳定,并无二心。”孙权冷哼一声,道:“太子都已将你告发,你还敢狡辩?”陆逊心中绝望,知道自己百口莫辩,只能长叹一声,道:“陛下若信不过臣,臣无话可说,只求陛下念在臣多年为东吴效力的份上,善待东吴百姓。”孙权看着陆逊,心中杀意更浓,却也未当场发作,只道:“你先退下吧,朕自有决断。”
陆逊也是决定让人给陆逊送食盒,这个食盒其实也是效仿曹操,他就是要逼陆逊自杀,他的权利有些太大,不把他干掉,自己在还没有事情,可是霸儿在,万一他有野心暴涨的时候,这可怎么办?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可是,考虑一下孙权还是改变主意,他觉得封王怎么样,封王,收回他的兵权,这样一步步的除掉他。
孙权当下便拟了诏书,封陆逊为王,同时收回其兵权。诏书传至陆逊府邸,陆逊接过诏书,心中五味杂陈。他明白孙权这是在一步步削弱自己,所谓封王,不过是虚名而已。
然而,陆逊也只能领旨谢恩。他深知此时若有反抗,只会加速孙权对自己的诛杀,也会连累家人。此后,陆逊虽顶着吴王的头衔,却再无实权,每日只能在府邸中闭门不出。
但孙权并未就此安心,他暗中派人监视陆逊的一举一动。而陆逊也谨小慎微,不敢有丝毫差错。只是东吴朝堂的局势却因这一场风波变得更加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都在观望,看孙权接下来还会有何动作,也在揣测这对东吴未来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陆逊则在这看似平静实则危机四伏的日子里,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陆逊心中慢慢绝望,他清楚知道陛下,已经动了杀心他觉得为了保全家族,也只有自杀。可是他心里觉得,自己之所以有今日之结果,肯定有人在幕后设计,这个人很可怕,他有些怀疑,不过他的怀疑,只能够转达给诸葛恪,诸葛恪是陛下信任的人儿子,而他自己能做的也只有这些。毕竟充分证据表明,这个幕后之人很可怕。
陆逊在死之前,就吩咐手下送信,他的举动,引起司马师注意,他的行为也被魏国探子发现,这也说明魏国暗探确实已经渗透东吴地方。已经是更加可怕,不过这个时候陆逊已经自杀死了。
诸葛恪没有收到消息,反而是司马师看着书信,也是莫名害怕,他也是感慨道:“这次的事情做得好,如果让陆逊把消息送给诸葛恪,肯定会引起他的警觉,他一警觉,皇上计划就只有失望,到时候我们在东吴的潜伏计划,就会前功尽弃。”
“先生多亏您足智多谋,提前感觉到陆逊这个人的厉害之处,不然结局可想而知,皇上让您来东吴,真的是没有用错人。”手下夸赞陆逊道。
司马师嘴角上扬,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那是自然,陆逊老谋深算,若消息传出去,必生变故。如今他已死,我们便可按计划行事。”他沉思片刻,又道:“密切关注诸葛恪的动向,他若起疑,会坏了大事。”手下领命而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