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玉清在内心里完成了对自身处境的剖析和定位后,顾建源的再次到访,便不再能引起他太多情绪上的波动。
他甚至开始以一种近乎职业性的冷静,来观察和应对这位“主人”,并逐渐摸清了他来访的一些不成文的“模式”。
顾建源的到访依旧毫无规律可循,有时隔上三五天,有时会间隔大半个月。但玉清发现,这些来访并非完全无迹可寻。
它们似乎与顾建源自身的状态,或者说,与他从外面那个世界带来的“气息”紧密相关。
最明显的征兆,是他身上的酒气。
玉清变得对酒气异常敏感,他能通过那气味的浓淡,混杂的其他味道,如烟草味、饭菜味,或是纯粹的、浓烈的酒精味,大致判断出顾建源今晚是微醺、酣醉,还是烂醉如泥。
而不同的醉酒程度,往往对应着不同的行为模式。
最常见的一种,是顾建源带着七八分的酒意进来。脚步还算稳,但眼神已经有些涣散,身上酒气浓重。
这种时候,他通常会很沉默。
他会径直走到桌边坐下,有时会示意玉清弹琴,有时则只是枯坐。
玉清便依着他的意思,或弹奏几曲舒缓的调子,或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如同一个影子。
他会自己倒茶喝,一杯接一杯,仿佛要用那微烫的液体浇灭胸中的郁结。
坐上一两个时辰,有时甚至会靠着椅子打个盹,然后便自行起身离开。整个过程,可能一句话都没有。
玉清将这种模式归类为“静坐式”。
另一种模式,则发生在顾建源醉得更深的时候。
就像那个雪夜一样,他需要小厮搀扶,或者自己踉跄着进来,神智已经不太清醒。这种时候,他往往会变得情绪激动,重复着玉清已经有些熟悉的呓语和哭泣。
“阿沅”、“对不住”、“没办法”、“逼我”……这些碎片般的词语,伴随着压抑的呜咽和滚烫的眼泪。
这便是“倾诉式”,尽管玉清从未回应,也从未真正理解过那些词语背后的故事。
在这种模式下,玉清的工作流程也变得固定:费力安置他躺下,用冷帕子帮他擦脸,忍受他可能出现的抓握,然后守着他直到他沉沉睡去,然后在天亮前悄然离开。
玉清发现自己已经能很“专业”地处理这一切,内心甚至不会再因看到对方的眼泪而起丝毫涟漪。
极少数的情况下,顾建源会处于一种介于微醺和清醒之间的状态。
他身上酒气不重,眼神也比平时清明一些,但眼底深处却翻滚着一种玉清看不懂的、混合着欲望、审视和一丝近乎残忍的探究的情绪。
这种时候,他会留宿。过程短暂而机械,与其说是欢好,不如说更像是一种确认所有权和支配力的仪式。
玉清会像以往在南风馆一样,彻底放空自己的心神,将身体交由对方掌控,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玩偶。
事后,顾建源往往会陷入更长的沉默,或者用一种极其复杂的目光长久地凝视着玉清,仿佛想从他这张被称为“观音”的脸上,看出些什么别的东西来。
玉清将这种归类为“占有式”,这是他最不喜欢,却也最无法抗拒的一种。
玉清就像一个老练的舟子,学会了通过观察风向来调整船帆。
他开始能通过顾建源踏入院门时的脚步声、身上的气味、乃至最初看向他的那个眼神,来预判今晚大概会是哪种模式。
如果是“静坐式”,他会提前将椅子摆放舒服,将茶水准备好。
如果是“倾诉式”,他会提前温好热水,备好干净的帕子,甚至在心里预演一遍照顾醉汉的步骤。
如果是“占有式”……他什么也不会多做,只是默默地、逆来顺受地等待过程的结束。
他将这些视为他在这座牢笼里赖以生存的“工作”,并力求做到准确、高效、不出差错。
这种将一切行为“工具化”的心态,有效地保护了他那早已千疮百孔的内里,不再因这些亲密,或者说侵犯的接触而受到更多的损耗。
他甚至偶尔会带着一种抽离的、近乎学术般的兴趣,去观察顾建源。
观察他眼角新添的皱纹,观察他鬓角日益增多的白发,观察他握着茶杯时微微颤抖的手指。
他在想,这个老人内心的那场风暴,究竟何时会将他彻底摧毁?而到了那时,自己这个依附于他存在的“物件”,又将被如何处置?
这些问题没有答案,他也不去深想。
得过且过,活一天算一天,这本就是他烂熟于心的生存哲学。只是在这深宅大院里,这套哲学被践行得更加彻底罢了。
模式的固定,带来了一种畸形的稳定。
玉清渐渐习惯了这种间隔性的、内容不同的“打扰”,它们像是平静死水上的波纹,短暂地打破沉寂,然后又迅速恢复原样。
而更多的,依旧是那漫长到仿佛没有尽头的、一个人的光阴。
春寒料峭,但风里到底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泥土复苏的湿润气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观音面贱胚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观音面贱胚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