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恩师,张衍志心中虽充满离愁,但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对未来的憧憬。
回到家中,他将李秀才的推荐与前往应天府深造的打算告知了母亲与姐姐们。
堂屋内,一时寂静。
王氏看着儿子,眼中满是不舍,嘴唇动了动,最终却化作一声叹息,说道:
“去吧,彘儿,你爹……他要是知道你有这出息,不知道多高兴,家里有你几个姐姐在,你不用挂心。”
几个姐姐也纷纷表态,虽然不舍,但都明白弟弟的前程比什么都重要。
“娘,姐姐们,我不急着走。”
张衍志语气坚定,说道:
“还有两天就是二姐、三姐出嫁的大喜日子。爹不在,我这个做弟弟的,必须在家,为姐姐们风风光光地送嫁!这是咱们张家眼下最重要的事!”
二姐银花和三姐桂花闻言,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连连摆手道:
“衍志,不用,真的不用!你的前程要紧……”
“姐姐们不必再说。”
张衍志打断她们,目光扫过每一位家人,说道:“这个家,现在有我。你们的婚事,必须办得风风光光,让所有人都看看,我们张家,塌不了!”
……
接下来的两天,张家小院前所未有的忙碌起来。
张衍志拿出了写书赚来的积蓄,为两位姐姐置办了丰厚的嫁妆。
崭新的樟木箱子装满绫罗绸缎,金光闪闪的首饰头面,还有压箱底的雪花白银。
他又请来了镇上最好的厨子和乐班,决定在村中空地大摆宴席,宴请全村乡亲。
……
很快,便到了出嫁的正日。
天公作美,晴空万里。
河西村张家的宅院内外,张灯结彩,披红挂绿,人声鼎沸,锣鼓喧天。
两位新娘身着大红嫁衣,头戴凤冠,在姐妹们的帮助下精心装扮,虽盖着红盖头,但那抑制不住的喜悦与激动,仍透过微微颤抖的身形流露出来。
王氏看着即将出嫁的女儿,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笑着,心情复杂难言。
吉时将至,宾客陆续到来。
村里的乡亲自不必说,几乎家家户户都派了人来,送上贺礼,说着吉祥话。
书院的李秀才早早便到了,看着这热闹场面,捻须微笑。
同窗孙浩,赵文轩等人也联袂而来,送上贺仪,围着张衍志道喜。
更让人惊讶的是,之前与张家有些过节的李财主,竟也带着厚礼,满脸堆笑地前来祝贺,言语间尽是奉承。
张衍志心中了然,面上却不动声色,以礼相待。
然而,真正让全场轰动的,是临近正午时分,一阵鸣锣开道声由远及近。
“县尊大人到!”
几顶官轿在衙役的护卫下,竟停在了张家门口!
轿帘掀开,走下来的,赫然是本县的周县令!
“县太爷!是县太爷来了!”
“我的天!张案首的面子也太大了!”
“看来张家这是要起来了啊!”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议论声,惊呼声此起彼伏。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身着官袍,气度威严的周县令身上,再看向迎上前去的张衍志时,眼神已然彻底变了。
那不再是看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年或者新科案首的眼神,而是带着敬畏羡慕,甚至是一丝谄媚的眼神。
所有人都意识到,哪怕张家暂时遇到了麻烦,但,有了张衍志这根擎天柱,其崛起之势已不可阻挡!
王氏和几个姐姐哪里见过这等阵仗?
见县令驾到,吓得腿都软了,慌忙就要跪下行礼。
“草民(民妇)拜见县尊大人!”
周县令却是和蔼地摆了摆手,目光落在从容上前,执弟子礼相迎的张衍志身上,温言道:
“不必多礼,都起来吧。本官听闻张家今日双喜临门,嫁女之喜,特来讨杯水酒沾沾喜气,衍志,不会不欢迎吧?”
张衍志心中虽也惊讶,但面上丝毫不露怯,恭敬而不失气度地回道:
“县尊大人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学生与家人荣幸之至!大人,快请上坐!”
他侧身引路,恭敬地将周县令请进了临时搭起,布置一新的喜棚主位。
周县令的到来,将这场婚礼的规格和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拜堂仪式开始。
因张屠夫不在,高堂之位空缺。
张衍志略一沉吟,便走到周县令面前,深深一揖道:
“县尊大人,家父远役,未能归家。长者不在,尊者为先。学生斗胆,恳请大人上坐,受我姐姐、姐夫一拜,以全礼数,不知大人可否应允?”
周县令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少年不仅才学出众,处事也如此周到得体。
他含笑点头,应道:“此乃美事,本官便僭越了。”
于是,在满堂宾客敬畏的目光中,周县令端坐高堂之位,受了二姐银花、三姐桂花与她们各自夫君的三拜之礼。
这场面,可谓风光无限,羡煞旁人!
两位新娘的婆家。
邻村的王木匠家和镇上的刘掌柜家,原本因张屠夫出事,心中不免有些嘀咕和轻视,此刻见到连县令大人都亲自来坐高堂,那点小心思早已烟消云散,只剩下满满的庆幸与惶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