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也失去了往日的调侃情况, 一个个的变得严肃无比,似乎今天的朝会不一般。
当然了,用屁股想都知道不一般。
否则也不能临近傍晚了,又把人召集在一起。
“人都到齐了吧?”皇帝问了一句。
张大勇道:“回禀陛下,都来齐了!”
“关门!”
“是!”
御门大门被关上了。
皇帝道:“念……”
“喏!”
张大勇拿出一道奏疏,道:“臣大同镇监军,假总兵杜如海奏上:赖陛下恩泽四海,鞑靼内附长城,旬月之间,阿 史那朵部落人口暴增十倍,乃因朝廷修筑新城之所故。然牧民愈多,牛羊愈多,其价格日内三崩,不及京师一成!”
“皇商以舟车所运米粮,不足以弥补,是以稻谷价格倍翻,日涨一成,如今已十倍京师之价 …… ”
张大勇将林如海的奏疏读了出来。
林如海先说原因,然后才说和硕特部反叛,然后引来的一系列问题。
最后将问题抛给了朝廷。
“臣已无力挽回狂澜,还请陛下紧急调运粮草以解燃眉之急!”
呼……
御门大殿内,百官面面相觑。
没想到年前才高高兴兴的一件事,现在居然搞成了这个样子。
贾瑜以一人之力,斩首一万,逼迫鞑靼分成两部分,南鞑靼内附长城。
这说何等的丰功伟绩,皇帝也跟着扬眉吐气。
可这才过了多久,就出现在了这种乱子,这事处理好还罢了,如果处理不好,皇帝靡费钱粮,招抚鞑靼,就是个天 大的笑话。
到时候后世史书,还不知道哦如何书写呢!
“诸位爱卿,你们如何看?”
“如今边关告急,若是处理不当,随时可以酿成大祸!”
“都说说吧,今儿晚上就必须拿出一套可行的方案来!”
“陛下!”皇帝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人从文臣之中出列,道:“臣要弹劾一人!”
“哦!”
皇帝的脸色铁青起来,这都什么时候,还要弹劾:“郑爱卿请说吧!”
郑中和,翰林出身,国子监国子祭酒。
“臣弹劾一等定远侯贾瑜!”郑中和也不知道为何跟贾瑜有这么大的恩怨,开口就道:“当初他擅自做主,与南鞑靼 议和,如今证明此乃下策,请陛下下旨,夺其侯爵,革职查办!”
嘶嘶嘶……
两侧的文武百官,无不侧目:这是傻逼吧?
虽然当初是贾瑜先同意的,但是后来满朝文武,皇帝全部接纳,而且夸奖称赞了贾瑜。
现在你说当初的政策有问题?
傻逼吧?
皇帝气的脸直接绿了:让你想办法,你指责朕?
他直接摆摆手,都懒得理会郑中和。
张大勇开口了:“拉下去……打三十板子,臀杖!”
根本不需要给任何理由。
傻逼,不值得任何道理。
“陛下……”而郑中和,还自以为是千古忠臣,被大汉将军拖下去的时候,还大喊大叫:“臣死且不惧,只为了清除朝 廷奸佞,还请陛下严查啊!”
皇帝愤怒的再次拍桌子:“打五十,脊杖!”
嘶嘶嘶!
大殿里,群臣一阵颤抖!
五十脊杖?
这特么……没有了吧!
然而,却并没有人为这个大胆的国子祭酒来求情! 大门再次被关闭,外面传来了一阵阵惨叫声。
“陛下.……别打了,臣知错了……臣再也不敢了….” 又过了一会,声音戛然而止!
“允许鞑靼人内附长城,是朕和内阁定下的国策,跟定远侯无关,各位,现在是让你们解决问题的,不是让你们质 疑朕的决定的!”
“陛下!”
刚刚重新回到了京城的内阁首辅萧钦言出列,道:“臣以为,国策没错,陛下和定远侯都没有错,错的是这些林如 海的决策!”
“还有这些突然出现的鞑靼牧民,谁也没想到陛下的恩泽居然如此远博,让草原牧民争相归附,结果导致物资不 够 ! ”
“臣得意思是,立刻调集大批粮草运往大同府,与此同时,朝廷调集资金,以正常价格收购牧民手里的牛羊战马, 不让那些奸商有利可图即可!”
“陛下!”礼部侍郎钱谦益道:“萧大人言之有理,臣以为,还应该派遣得力的干臣出镇大同府,同时将大同府监军 杜如海革职查办!”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不少文官都跟着附议。
皇帝点了点头,道:“有哪位干臣愿意去大同府镇守边疆,坚决如今年之燃眉之急?”
众人一阵喧哗。
可却是无一人敢上前接下这个职位。
找朝堂之中没有傻瓜,都知道这是个烂摊子。
跟北面那些鞑子还有粮商皇商打交道,还要跟士兵们打交道。
这特娘的不是个三头六臂的人物,谁能玩得转?
“陛下!”衍圣公孔亮祖登场了:“臣保举一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