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祭灶。山里人对这个节日看得颇重,意味着年关将近,也意味着对来年温饱最朴素的祈愿。
天还没亮透,李秀云就强撑着病体起来了。她今天的气色似乎比往日好了一些,蜡黄的脸上透出一点不正常的潮红,眼神也比平时亮些。她仔细地扫净了灶台,甚至难得地用一块湿布,将那个被烟熏得黝黑的灶王爷神像擦了一遍又一遍。
王大山也从山里早早回来,手里提着一只冻得硬邦邦、羽毛色彩黯淡的山鸡。这是他蹲守了两天才套到的,算是这个冬天最大的一笔收获,专门留着今天祭灶用。
“书一,去村头李老栓家,换块豆腐回来,要水豆腐,嫩些。”王大山从怀里摸索出几枚磨得光滑的铜钱,递给王书一,又补充道,“再……看看有没有多余的豆渣,换点回来。”
王书一接过还带着父亲体温的铜钱,用力点头,小脸上满是郑重。他知道,这块豆腐和豆渣,将是今晚祭灶和年夜饭里难得的“硬菜”。他裹紧衣服,赤着脚就往外跑。冰冷的雪地刺痛着他的脚底板,但他跑得飞快,心里揣着一种节日的雀跃。
【技能:奔跑(入门 25/100)】
【奔跑经验+1】
村头李老栓家是村里唯一的豆腐坊,也是冬日里少数还有点人气的地方。磨豆浆的石磨发出沉重的、规律的“咕噜”声,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豆香味。王书一排在几个同样来换豆腐的村民后面,小鼻子使劲吸着这温暖的香气,肚子不争气地咕噜叫了一声。
轮到他的时候,李老栓看着这个衣衫褴褛、小脸冻得发紫的孩子,叹了口气,舀了满满一大块雪白水嫩的豆腐放进他的陶碗里,又额外铲了一大勺带着豆香的、湿漉漉的豆渣,用干荷叶包了,塞进他怀里:“拿好,娃子,慢点走,别摔了。”
【技能:交际(未入门 12/100)】
【交际经验+1】
“谢谢栓叔!”王书一感激地鞠了一躬,小心翼翼地捧着碗和豆渣,一步一步稳稳地往家走。
傍晚,祭灶的仪式简单而郑重。王大山将煮熟后撕成条的山鸡肉、还有那碗只是简单用盐水煮过的水豆腐,恭敬地摆在灶王爷像前。李秀云点燃了三炷劣质的线香,烟雾袅袅升起,带着一股独特的辛涩气味,弥漫在狭小的灶间。她拉着王书一,对着灶王爷拜了三拜,嘴里低声念叨着:“灶王爷上天,好话多说,坏话少言……保佑咱家来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王书一学着母亲的样子,虔诚地拜着。他看着那袅袅的青烟,心里默默地许愿:“灶王爷,求你保佑娘的咳嗽快点好起来,保佑爹进山平平安安,保佑……保佑婉晴姐姐早点回来,保佑我……能认识更多的字。”
祭灶过后,那碗罕见的、没舍得全献给灶王爷的、沾了荤腥的豆腐,和着豆渣、杂粮面煮成了一锅热腾腾的糊糊,就是王家丰盛的年夜饭。山鸡肉大部分要留着,等开春化了冻,拿到山下换钱给李秀云抓药。
吃饭的时候,李秀云破例给王书一的碗里多舀了一勺带着点油花的糊糊。她看着儿子狼吞虎咽的样子,眼里含着泪光,却带着笑:“慢点吃,一娃子,今天管够。”
王大山依旧沉默,但他把自己碗里仅有的两小块山鸡肉,一块夹给了李秀云,一块夹到了王书一碗里。
“爹,你吃。”王书一想夹回去。
“吃。”王大山只吐出一个字,语气不容置疑。
王书一低下头,把那块小小的、却无比珍贵的肉放进嘴里,仔细地、舍不得一下子吞掉地咀嚼着。肉的香味,豆渣的醇厚,豆腐的滑嫩,混合着杂粮的实在感,构成了王书一童年记忆中关于“年”和“幸福”最具体、最深刻的味道。他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状态:饱食度提升,身体温暖,幸福感大幅提升。所有技能练习效率微幅增加,持续至明日。】
这个夜晚,连屋外呼啸的寒风,似乎都变得不那么刺耳了。
然而,节日的温馨如同冬日里短暂的阳光,很快就被更严酷的现实所取代。祭灶后没几天,李秀云的病突然加重了。她开始发高烧,咳嗽得撕心裂肺,整夜整夜无法躺下,只能靠着墙壁艰难地喘息,蜡黄的脸烧得通红,嘴唇干裂起皮。
王大山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像刀刻的一般。他翻出家里所有苏郎中以前留下的、以及王书一平时采集的草药,但面对来势汹汹的寒热,那些寻常的柴胡、黄芩似乎都失去了效果。王书一急得团团转,一遍又一遍地翻看《百草图谱》,小脸煞白,恨不能自己立刻变成苏伯伯那样的神医。
【技能:草药辨识(入门 41/100)】
【草药辨识经验+2】(因急切温习,经验获取增加)
“爹,图谱上说,风寒束表,入里化热,得用……用麻黄、桂枝,再加石膏清里热……可是,可是咱们没有啊!”王书一的声音带着哭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成长之红颜助我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成长之红颜助我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