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漆封心誓”的第二天,黟县下了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空气里满是泥土和新芽的芬芳。
云记茶号的门槛,却快要被前来结算茶款的茶农们踏平了。
按照徽州茶市的老规矩,茶款大多要拖到茶叶全部卖光后才结算,中间若行情不好,还要被茶行老板寻各种由头压价克扣。
像云记这样,鲜叶才收上来没几天,就主动结款的,简直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茶农们揣着忐忑与期盼,挤在屋檐下,交头接耳。
“听说了吗?云记的谢掌柜说了,按质论价。”
“谁知道呢?话都说得好听。往年一斤上好的春尖,能给到两角五分钱就是天大的恩情了。”
“是啊,只求他不压秤,按时给钱,我就烧高香了。”
人群里,杨嫂的心情最为复杂。
她家是第一户跟云记签下契约的,送来的茶青也是最多的。
这一笔钱,关乎着家里娃儿下半年的学费和一家人的嚼用。
“下一位,杨家嫂子!”阿篾洪亮的嗓音在柜台后响起。
杨嫂深吸一口气,攥着手心里的汗,走上前去。
长案上,放着一杆锃亮的十六两老秤,一个算盘,还有一摞崭新的银元。
谢云亭就坐在案后,手里拿着一本账簿,神情温和而专注。
“杨嫂,”谢云亭抬头,微笑道,“按契约,你家总共送来上等鲜叶一百二十斤。按照咱们云记的规矩,得先验质,再定价。”
说着,他从旁边一个贴着“杨”字标签的竹篓里,捻起几片茶叶。
就在他捻起茶叶的瞬间,脑海中系统的声音清晰响起:
【品质鉴定:黄山支脉野生群体种,谷雨前三日采摘,一芽一叶,白毫显露,无病虫害,无杂质。
等级:特一级。】
谢云亭心中了然,对阿篾点了点头。
阿篾拿起算盘,噼里啪啦一通响,高声唱道:“杨家嫂子,上等鲜叶一百二十斤。底价每斤三角,因品质卓绝,评为‘特优’,每斤加价一角!总计四十八块大洋!请您当面点清!”
“多……多少?!”杨嫂以为自己听错了,耳朵嗡嗡作响。
一斤四角钱!这比往年最好的行情还要高出一大截!
周围的茶农们瞬间炸开了锅,一片哗然。
他们种了一辈子茶,从未听过这样的天价。
“谢掌柜,这……这是不是算错了?”杨嫂声音都在发抖,她不敢相信这泼天的富贵会砸在自己头上。
“没错。”谢云亭站起身,将一摞沉甸甸的银元亲手交到她粗糙的手中,目光诚恳,“杨嫂,我云记的茶引,不仅是对客人的承诺,也是对你们的。你们用心种出好茶,我们用心制茶卖茶,这多出来的一角钱,是你应得的辛苦钱,是这碗好茶真正的价钱。云记,绝不让用心之人吃亏。”
那冰凉而坚实的银元触感,终于让杨嫂回过神来。
她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看着他清澈而坚定的眼神,眼眶一热,两行热泪滚滚而下。
她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将银元紧紧抱在怀里,对着谢云亭,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一躬,让在场所有茶农的心都跟着震颤了一下。
他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精明的商人,而是一个真正懂得茶叶、尊重他们劳动的人。
“谢掌柜仁义!”
“往后我家的茶,只卖给云记!”
人群中爆发出由衷的赞叹和感激。
云记的信誉,在这一刻,用最实在的银元,深深烙印在了每个茶农的心里。
而这一切,都被街角一个贼眉鼠眼的汉子看在眼里,他正是前日被撅了面子的“赖账王”。
他看着杨嫂怀里那堆晃眼的银元,眼中满是贪婪与嫉妒。
一个恶毒的念头,在他心底悄然滋生。
午后,雨停了。
苏晚晴撑着一把油纸伞,来到了云记。
她不仅是来买茶,更是受托来问问,云记招不招识字的女工,她学堂里有几个家贫却聪慧的姑娘,想寻个正经出路。
她刚踏进店门,就见一个熟悉的身影——镇上西医诊所的黄药师,正捏着一撮茶叶,放在鼻尖细细地嗅着。
“黄先生也在?”苏晚晴有些意外。
黄药师是留洋回来的西医,向来只喝咖啡,对这些“传统玩意儿”不甚感冒。
“苏先生,”黄药师放下茶叶,扶了扶眼镜,神情竟有些赞叹,“我来看看,这能让整个黟县都为之疯狂的茶叶,到底有何魔力。果然名不虚传,香气清远,非同凡品。”
谢云亭正要答话,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凄厉的叫嚷,打断了店内的宁静。
“黑店!骗子!还我钱来!”
只见赖账王手里高举着一个拆开的云记茶包,另一只手抓着一张火漆茶引,满脸“悲愤”地冲了进来,身后还跟了一大群看热闹的街坊。
“谢云亭!你不是说假一罚十吗?我昨天花大价钱买了你的‘兰花香’,回去一喝,满嘴的沙子和陈茶末子!你这火漆茶引,就是个骗人的玩意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