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海里冰冷的电子音和那实实在在的50点功德,像一道暖流,驱散了玉檀骨髓里残留的寒意。
她活下来了。
不仅仅是从那既定的蒸刑命运中暂时挣脱,更是从眼前这“七日危机”里,凭借自己的算计,硬生生撕开了一条生路。
【知识库(初级)已开放,宿主可凭意念查询基础自然科学、农业、医学等知识。】
【身体强化(初级)已生效:免疫力小幅提升,疲劳恢复速度加快,身体素质向健康成年女性标准靠拢。】
系统的提示简洁明了,玉檀却从中感受到了无尽的可能性。知识,这才是她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乃至复仇的终极武器。
她不动声色地回到御茶房,依旧是那个沉默寡言、做事细致的宫女玉檀。只是无人知晓,在她低垂的眼帘下,正在飞速地浏览着脑中“知识库”里的信息。
眼下已是初夏,紫禁城的午后开始变得闷热。康熙爷勤政,常在午后召见大臣于乾清宫西暖阁议事,几位轮值的王爷、阿哥也时常伴驾。暑热难当,最紧要的便是解暑之物。御茶房除了备茶,也要负责供应一些简单的冰饮、凉汤。
然而,宫廷用冰皆有定例,藏于冰窖的冰块金贵,除了皇上、太后、皇后及几位得宠的妃嫔,其他人并非日日都能足量享用。阿哥们和重臣们议政时,那点冰份例往往捉襟见肘。
玉檀的目光,锁定在知识库中一个极其简单的化学原理上——硝石制冰。
硝石(硝酸钾)溶于水时会大量吸热,导致水温急剧下降,甚至结冰。这个方法在唐宋时期就有记载,并非什么惊世骇俗的秘术,只是在这深宫之中,人们习惯于依赖冰窖藏冰,反而忽略了这种简便易行的手段。
更重要的是,硝石在太医院是常备之物,用于制作一些火药(外科消毒)、药材,获取相对容易。而且,此法制出的冰并非食用,而是用于降温,风险更小。
机会,就藏在细节里。
她没有立刻行动,而是如同最耐心的猎人,等待着合适的时机。
几天后,一个闷热的午后,康熙果然在西暖阁召见了几位阿哥与户部大臣,商议漕运之事。御茶房早早备好了凉茶、酸梅汤,但由内务府分配下来的冰块却比往日还少了一成,据说是冰窖管事言说今年冰储量不足,要省着用。
茶房总管太监急得团团转,几位有头有脸的大宫女也蹙着眉。
「这可如何是好?几位爷和大人都在里头,汗流浃背的,若是伺候不周,皇上怪罪下来……」总管太监王德顺搓着手,压低声音对几位心腹说道。
大宫女秋云试探着说:「王总管,要不……再去内务府催一催?」
「催?拿什么催?内务府那起子人,最是会看人下菜碟!」王德顺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
就在这时,站在角落,看似正在仔细擦拭茶具的玉檀,怯生生地抬起了头,声音不大,却足以让焦头烂额的王德顺听见:
「王总管,奴婢……奴婢在家时,听村里老人说过一个土法子,不用冰窖的冰,也能让屋子凉快下来,就是……就是不知道在宫里合不合用……」
王德顺正在气头上,闻言想也不想就呵斥:「胡说八道什么!不用冰窖的冰,难道还能凭空变出冰来?滚一边去,别在这儿添乱!」
玉檀立刻低下头,不再言语,依旧慢条斯理地擦着她的杯子。
然而,旁边另一位资历较老,心思也更活络些的管事姑姑张氏却心中一动。她素知玉檀这孩子平日里不多言不多语,但做事稳妥,心思也细。眼下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死马当活马医也未尝不可。
「王总管,」张姑姑开口劝道,「玉檀这丫头平日里是个稳妥的,许是真有什么法子呢?眼下也没有别的办法,不如让她试试?若是不成,再罚她不迟。若是成了,岂不是解了咱们的燃眉之急?」
王德顺看了看外头毒辣的日头,又想到西暖阁里那些贵人们可能的不满,咬了咬牙,死马当活马医吧!
他转向玉檀,语气依旧不善:「你说!什么法子?要是敢戏弄咱家,仔细你的皮!」
玉檀这才再次抬头,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惶恐与认真:「回王总管,奴婢不敢。这法子需要一些……硝石。」
「硝石?」王德顺一愣,「你要那玩意儿做什么?那是太医院制药用的!」
「奴婢知道,」玉檀解释道,「只需取一些硝石来,再备几个大盆,小盆,和清水。奴婢可以将水变成冰,或者至少是极冷的冰水,用来镇凉茶、酸梅汤,或者放在殿角吸热,效果想必是极好的。」
见她言之凿凿,王德顺将信将疑,但事已至此,也只能试试。他立刻指派了两个小太监,「去,速去太医院,就说御茶房急用,讨些硝石来,快去快回!」
小太监领命飞奔而去。不过一刻钟,便取回了一小袋硝石。
在众人好奇、怀疑、审视的目光中,玉檀镇定自若地指挥着两个小太监在廊下通风处摆放好大小木盆。她在小盆里装满清水,放入要冰镇的酸梅汤壶,然后将小盆放入盛满水的大盆中,最后,将那些白色的硝石粉末,缓缓倒入大盆的水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大清搞基建,阿哥们全破防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在大清搞基建,阿哥们全破防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