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邑城,临时中军大帐内。
关羽手捧着盖着天子信玺的圣旨,感觉手中的绢帛重逾千斤。丹凤眼扫过帐下济济一堂的将领------徐荣、段煨、张济、杨奉、董承、夏侯渊(天子分配给徐荣的副将)还有自家三弟张飞......足足五万大军,此刻竟皆需听自己号令?
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如同无形的大手,攥紧了他的心脏。他关云长纵马挥刀,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何曾皱过半分眉头?但那是冲锋陷阵,如今要他运筹帷幄,调度这五万来自不同体系、心思各异的兵马,去完成平定一郡的宏大战略......这感觉,多少有点力不从心!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试图理清头绪:各路兵马如何协同?主攻佯攻如何分配?地形险要如何克服?敌军动向如何预判?......无数问题如同潮水般涌来,饶是关羽心智坚毅,此刻额角也微微见汗。他下意识地抚过长髯,目光不由自主地瞟向身旁的徐荣和段煨。
陛下此举,是否有些......过于信任我关某了?关羽心中第一次生出这般念头。他虽傲,却不蠢,深知自己这些年跟随大哥四处冲锋陷阵,但极度缺乏指挥大规模兵团作战的经验。若是因自己指挥失当而损兵折将,岂非辜负陛下重托,更折了大哥的颜面?
就在关羽CPU即将过载、表面却强作镇定的关键时刻,老将徐荣站了出来。他久经沙场,更是曾在辽东指挥过大规模骑兵与游牧民族对战,靠一己之力负责为董贼断后,打的曹操孙坚寸步难行,只一眼便看穿了关羽的窘境,也明了天子派他和段煨、张济前来的深意------辅佐关羽为主,试探段煨、张济为辅。
徐荣轻咳一声,声音沉稳,主动为关羽解围,也是为大军献策:“关将军,陛下委以重任,我等自当竭尽全力,扫平白波,收复河东。然白波贼虽乌合之众,却据险而守,兵力分散。我军虽众,亦需分进合击,方能速战速决,避免顿兵坚城之下,空耗粮草。”
关羽闻言,心中稍定,顺势道:“徐将军老成谋国,不知有何良策?” 他这话问得真心实意,带着几分请教之意。一旁的张飞也瞪大眼睛看着徐荣,他虽然嚷嚷着要打,但也知道五万人乱打一气肯定不行。
徐荣走到沙盘前(简易制作的),从容道:“白波三贼,韩暹势大,占据盐池及西南要地,是为心腹之患;李乐盘踞北面山隘,连通黑山;胡才势力最弱,据东面数县。我意,兵分三路!”
他手指沙盘:“末将不才,愿领本部一万五千精锐,直取韩暹!此贼最强,当以雷霆击之!董承将军所部五千人马,仍需镇守安邑大本营,保障粮道,稳固后方,此乃根基,万不可失。”
接着,他看向段煨和张济:“段将军沉稳持重,张将军勇猛善战(徐荣面不改色地商业吹捧),可请段将军为主将,张将军与杨奉将军为辅,率两万大军,北上进剿李乐!李乐与黑山贼联络密切,需尽快切断其联系,阻其北窜或求援。” 他特意强调以段煨为主,就是看中段煨治军严谨,能压得住军纪有些散漫的张济部和刚投降不久的杨奉部。
最后,他看向关羽和张飞,语气带着敬意:“关将军、张将军勇冠三军,威名远播!可亲率一万精锐,东向扫平胡才!胡才最弱,将军雷霆一击,必可速胜!届时,或可挥师西进,与我合击韩暹,或北上协助段将军,皆可灵活机动。如此,三路齐发,令贼首尾不能相顾,而我军则可互为犄角,稳步推进。”
徐荣的策略清晰明了,充分考虑了眼下的情况,既给了关羽张飞相对容易且能发挥其勇武特长的任务,又用段煨制约张济和杨奉,自己则扛下了最硬的骨头。最关键的是,他将指挥权巧妙地分散了,实际上他自己、段煨、关羽各自负责一路,而关羽作为名义上的总指挥,只需负责宏观协调和最终决策,压力大减。
关羽听完,丹凤眼中闪过感激和赞赏之色,他和张飞领的一万羽林军大多为新军,可以说这是第一次上战场,纵然有他和张飞这种万人敌,也有可能翻船,徐荣此计,不仅解了他的围,更是面面俱到!他当即抚须颔首:“徐将军所言,深合兵法!便依此计行事!”
他目光扫过众将,语气变得严肃:“诸将听令!即日起,整备兵马,按徐将军方略,三日后卯时,三路大军同时开拔!进军途中,需多派斥候,谨防埋伏!遇敌坚守之城寨,不可急躁强攻,当先断其粮道,扰其军心,待其自乱,或联络城内心向朝廷之义士,里应外合!”
徐荣补充道:“关将军英明。白波贼肆虐多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河东百姓苦其久矣!我等王师所到之处,当严守军纪,秋毫无犯,并广发檄文,宣告朝廷剿匪安民之决心!如此,百姓必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贼寇则失其根基,如无水之鱼,败亡之日不远矣!若遇坚城,则围而不攻,其粮草必不能久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