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感觉脑子里又一道炸雷响起。
一万五!还是朱儁这种名将统领!再加上张邈这个墙头草提供的粮草……而他自己呢?满打满算,真正能如臂指使的核心部队,就五千多人。原本准备接收刘岱的部队,还没开始,朱儁一来,肯定瞬间易帜!届时朱儁兵马近四万之数
实力对比悬殊到令人绝望!反抗?拿头反抗吗?那是找死加骂名千古!
荀彧和陈宫在一旁,又开始新一轮的“絮絮叨叨”,中心思想还是那个:赶紧去长安吧,为大汉为天子尽忠。
罢了罢了!
曹操心里长叹一声,涌起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一丝莫名的解脱。
这兖州牧的位置,还没坐热乎,就得原样交出去了。这感觉,就像辛辛苦苦攒钱买了套大宅子,还没来得及住进来,宅子被收走了。
他猛地站起身,脸上瞬间切换成“忠君爱国,深明大义”的表情,声音沉痛而坚定:
“诸公不必再言!操,世受汉恩,岂敢有二心?陛下英明,朱公持重,此乃兖州百姓之福!操,愿即刻让兖州牧之位,恭迎朱公!”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操意,除必要的州郡兵马留予朱公剿贼安民外,操愿亲率本部三千子弟兵,并夏侯、曹氏诸将,即刻奔赴长安,向陛下效忠,以备朝廷驱使,为国讨贼!”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既表达了顺从,又保住了自己的核心武装,还给了自己去长安的理由——不是被夺权赶走的,是主动带兵去给陛下效力的!
荀彧、陈宫等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赞赏(对曹操识时务的赞赏)。这样处理,确实是最好的结果了。
“主公英明!”荀彧等人躬身行礼。
曹操心里在滴血,脸上却笑得无比真诚:“如此甚好!文若、公台、仲德、志才,兖州初定,百废待兴,朱公初来,诸多事务还需诸位贤才鼎力辅佐!你们…就都留下吧!好生辅助朱公,治理地方,报效朝廷!”
荀彧等人自然听懂了其中的含义,这是放他们自由,让他们去追求自己的汉室理想了。几人再次躬身,语气复杂:“谨遵明公…嘱托。”
最终,曹操带着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于禁、乐进、史涣,以及三千核心曹家军,收拾好家当(主要是军械和少量金银细软),在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情中,准备等朱儁一到,完成交接(主要是被交接),就立刻“滚蛋”去长安。
而荀彧等人带在身边根本无用,弄不好还是天子的眼线,汉室微弱他们是可用的人才大才,汉室稳固,他们就成了眼线。
“走吧走吧,”曹操自我安慰道,“去长安也好,至少…天子脚下,做一个征西将军也好!”
曹孟德的第一次创业,还没开始腾飞,就因为甲方爸爸(大汉朝廷)突然复活并强势介入,而宣告…中断了。
喜欢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