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顾清月那里得了准信,曹琰回到小院,心里便有了底。
白溪城,这地方听起来确实比在落云城眼皮底下折腾要稳妥得多。
他也没耽搁,花了几天工夫,把要出手的东西仔细归置了一番。
主要就是那些从李家书房架子上搜罗来的玉简,林林总总十几枚,大部分是火系或者杂属性的功法法术,跟他主修的庚金一路不搭边,留着也是占地方。
那门李家的看家功法《赤阳真诀》筑基篇也在里头,这玩意儿有点扎手,但水云阁既然敢做这种生意,想必有他们的门路。
还有一些用不上的丹药、几块品相不错的炼器材料,都一并收拾到一个不起眼的储物袋里。
至于真正的宝贝——那面暗金阵盘、赤火玉佩,还有记录《紫霄雷印》的深紫色玉简,他动用了几张得自符缘斋的高阶“敛气符”,仔仔细细地将它们的气息封存好,深藏在储物袋最底层,上面还压了好几层杂物。
财不露白的道理,他懂。
临行前,他又去了一趟坊市,用剩下的灵石采购了些疗伤、回气的丹药,以及一沓常用的符箓。
出门在外,多做准备总没错。他还特意绕到孙老者的铺子附近看了看,老头正忙活着给一个新来的散修介绍低阶丹药,脸上带着生意人的热络,气色比半年前好了不少,看来经营他那小家族的开销,压力不小,但精气神是足的。
曹琰没进去打扰,只是远远看了一眼,便转身离开。
第三天清晨,天色刚蒙蒙亮,曹琰便收拾停当,悄然出了院门。
他与顾清月约在城北一处僻静的驿站碰头。
到的时候,顾清月已经等在那里了。
她依旧是一身利落的墨绿色劲装,身姿挺拔,牵着一匹神骏的青色灵驹,
见到曹琰,她只是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眼神清冷如常,看不出什么情绪。
“顾仙子,久等了。”
曹琰拱手道。他也租了一匹黄骠马代步。
“无妨,刚到。”
顾清月言简意赅,“走吧,路途不近,尽早动身。”
两人翻身上马,并辔而行,很快便出了落云城北门,踏上了通往白溪城的官道。
起初一段路,两人都沉默着。官道上车马行人不少,大多是往来两城之间的商队和散修。
曹琰能感觉到,顾清月似乎不太习惯与人并骑同行,总是下意识地保持着半个马身的距离,目光也多停留在前方的道路或是两侧的山林,很少主动开口。
曹琰也不是多话的人,正好乐得清静,一边控马,一边暗自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同时分出一丝心神,默默运转功法,感受着体内法力的流动,以及那丝蛰伏的雷霆之力。
修为到了练气九层中期,他对天地灵气的感应敏锐了许多,能察觉到越往北走,空气中的水汽似乎渐渐浓郁起来,想必是靠近白溪的缘故。
直到午后,两人在一处路边的茶棚歇脚饮马,气氛才稍微活络了些。
茶棚里南来北往的修士不少,都在高谈阔论,话题自然离不开落云城半年前那场大变故,以及如今城主府拍卖灵脉后的新格局。
听着旁人唾沫横飞地议论着李、王、周几家如何覆灭,赵家如何苟延残喘,新得了灵脉的散修如何挣扎求生,曹琰和顾清月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他们算是那场风波的亲历者, 此刻听人议论,别有一番滋味。
“说起来,曹道友此次去白溪城,是打算长住,还是暂留?”
顾清月端起粗陶茶碗,轻轻吹了吹热气,看似随意地问道。
“只是处理些杂物,换些修炼所需,应该不会久留。”
曹琰答道,顿了顿,反问,
“仙子常往返白溪城,对那里可熟悉?”
顾清月摇摇头:
“算不上熟悉。百草堂在白溪城的分号规模不小,我每次去都是交割药材,很少在城内走动。
只知道那里鱼龙混杂,但因水云阁规矩严,明面上还算井然有序。”
她看了曹琰一眼,补充道,
“你若要去那些匿名交易区,还需多加小心,虽说水云阁保障安全,但人心难测,交易时切莫露富。”
“多谢仙子提醒。”曹琰点头记下。这是金玉良言。
休息片刻,两人再次上路。
或许是经过半日的同行,那份生疏感淡了些,又或许是四周景色愈发荒僻,顾清月的话比上午多了一点。
她会偶尔指点一下路旁某种罕见的药草,或者提醒曹琰注意前方某段山路常有低阶妖兽出没。
她的声音依旧清冷,但语气平和,带着一种常年在外行走形成的干练和警惕。
曹琰大多时候是听着,偶尔回应几句。
他发现顾清月虽然性子冷,但见识确实广博,对野外生存、灵物辨识都很有经验。
他心中对这位看似孤高的女修,不禁又多了几分佩服和好奇。她身上那种独立和坚韧的气质,与他记忆中任何女子都不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长生:从青竹山散修开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长生:从青竹山散修开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