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人巷的晨光刚染亮百草堂的窗棂,林墨就被院外的三轮车发动机声吵醒。他披着外套推开门,就见李哥正蹲在车旁绑艾草捆,粗糙的手指熟练地打着绳结,王哥和小张搬着装满艾灸盒、穴位图的纸箱往车上塞,车斗里还堆着二十多床崭新的薄被——是市中医院捐赠给乡村小学的爱心物资。晨雾中,艾草的清香混着泥土的湿润气息飘过来,沁人心脾。
“林大夫早!”李哥直起身抹了把汗,黝黑的脸上沾着草屑,额角的汗珠在晨光里闪着光,“我们凌晨四点就从站点出发了,走省道快,七点前准能到青山村。”他拍了拍车斗里的保温箱,箱盖缝隙里飘出葱油的香气,“张婶听说我们去乡下,特意烙了五十张葱油饼,还煮了茶叶蛋,够咱们一天的口粮了。”
赵铁山背着个旧帆布包从屋里出来,包上缝着的“赤脚医生”字样已经褪色,针脚处磨出了毛边,里面装着他祖父传下来的脉枕和针灸针,脉枕上还留着几代人手掌磨出的包浆。“山里潮气重,我带了些晒干的艾叶,烧水泡脚能驱寒。”他刚说完,就见小张举着手机凑过来,屏幕上亮着短视频播放界面,背景音乐是当下流行的唢呐版神曲,节奏欢快得很。赵铁山忽然想起什么,往林墨手里塞了个粗布包,布料摸起来有些扎手,“这是你祖父当年在山里行医时用的罗盘,山路绕,别迷了方向。”
林墨刚接过罗盘,就见苏清瑶抱着一摞装订好的手册从屋里出来,浅灰色的运动服沾了点艾绒,鬓角的碎发被晨露打湿,贴在脸颊上。“林哥,这是我连夜整理的《乡村常见病症调理手册》,把老人和孩子常犯的毛病都分了类,附了穴位图和食疗方,字印得大,老人也能看清。”她递过来的时候,指尖不小心碰到林墨的手,两人都愣了一下,苏清瑶脸颊微微泛红,连忙错开目光,“我还带了些儿童退热贴,山里孩子容易着凉。”
林墨翻开手册,首页是苏清瑶娟秀的字迹,重要的穴位名称都用红笔标了着重号,食疗方旁边还画了小小的食材简笔画。他抬头看向苏清瑶,正好对上她望过来的目光,两人都笑了笑,没说话,却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默契——昨晚整理物资时,林墨刚提了句“老人眼神不好”,苏清瑶就默默去把手册字体调大了。
“林大夫、赵叔,你们快看!”小张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安静,他举着手机凑过来,屏幕上亮着短视频播放界面,背景音乐是当下流行的唢呐版神曲,“我昨天把社区活动时拍的视频剪了剪发出去,这才俩小时就破十万播放了!”他手指快速滑动屏幕,语气里满是炫耀,“你看这评论,刷得比抢单还快!”屏幕上,画面是上周社区公益活动时,李哥蹲在石阶上给独居的张奶奶艾灸膝头的场景,小张特意加了慢镜头,艾烟袅袅中配着字幕:“外卖骑手化身中医志愿者,这波操作太暖了!”
林墨凑近一看,评论区里果然热闹非凡。置顶的一条是个带V的美妆博主留言:“天呐!原来艾灸不是老爷爷的专属!那个穿蓝色骑手服的大叔手法好专业,求问百草堂的艾条在哪买?我妈膝盖疼了好几年,想试试!”下面跟着几百条回复,大多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作为中医黑我真香了,这画面比偶像剧好哭!”“坐标大学城,求百草堂开分店!”“有没有线上课程啊?学生党没时间去现场!”
苏清瑶也凑过来看,看到“卡通穴位图”的留言时,眼睛一亮,转头对林墨说:“林哥,我带的那几套卡通穴位图,说不定真能当粉丝福利发,比文字说明直观多了。”林墨点头附和:“你设计的‘元气加油站’‘膝盖小卫士’这些名字,年轻人肯定喜欢,等下直播的时候可以展示下。”两人说话时挨得不远,苏清瑶身上淡淡的艾草香飘进林墨鼻子里,和他手里罗盘的木头香气混在一起,格外好闻。
李哥凑过来挠挠头,黝黑的脸涨得通红,耳尖都泛了红:“这……这拍的不是我给张奶奶艾灸那回吗?当时小张举着手机我还以为是拍个纪念,没想到这么多人看。”他忽然指着一条评论笑出声,粗糙的手指在屏幕上点了点,“你看这个‘骑电动车的小草莓’说,要带着她的怨种闺蜜来百草堂做艾灸,说比喝奶茶养生,这姑娘真逗!”
王哥在一旁搬完最后一个纸箱,擦着汗接话:“李哥你现在也是‘网红’了,等下直播可得好好表现,别紧张得忘词。”众人都笑起来,李哥急得摆手:“我哪会当网红,还是让林大夫和清瑶姑娘来讲,我负责干活就行。”
赵铁山扶了扶老花镜,眯着眼睛看屏幕,手指轻轻点了点“中医原来这么酷”的评论,指腹的老茧在屏幕上划过:“以前总说中医老气,年轻人不爱信,没想到你们拍个小视频就把他们吸引住了。”他转头看向林墨和苏清瑶,眼神里带着期许,“你祖父当年走村串户看病,靠的是脚底板和口碑;现在时代变了,靠你们这些年轻人的新法子,能让更多人知道中医的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艾火燎原:我的中医传承笔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艾火燎原:我的中医传承笔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