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线上会议后,正堂里一片寂静。众人看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留言和新增的成员名单,脸上都露出了疲惫却满足的笑容。陈小雨伸了个懒腰,揉了揉发酸的肩膀:“终于结束了,不过太值了!好多老中医都分享了独家的药草种植技巧,我都记下来了!”
江浩喝了一口凉掉的陈皮茶,眼睛里依旧闪着光:“我收到了好几个技术组成员的私信,他们都是搞传感器研发的,想加入简易监测仪的优化工作,这样我们的设备能更快批量生产。”
张宏则拿着厚厚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各地药农的问题和需求:“我跟云南的岩罕大叔约好了,下周去哀牢山看看他的云艾基地,帮他解决倒伏的问题。顺便收集些云艾标本,用来做专题展。”
林墨走到院子里,夕阳已经西斜,金色的光芒洒在守脉联盟的旗帜上,红底白纹的莲花图案显得格外鲜艳。檐角的铜铃在晚风中轻响,与后院药圃里的虫鸣声交织在一起,成了最动听的旋律。他握紧掌心,那里似乎还残留着子午石碎片的暖意,也感受到了上万名守脉者的信念。
苏清瑶走到他身边,递给他一件薄外套:“天凉了,别冻着。会议开得很成功,接下来就是把计划落实到位了。”
“嗯。”林墨接过外套穿上,看向远处的天际线,那里的晚霞红得像一团火,“专题展下周开展,守脉联盟正式成立。等这些事情忙完,我们就去神农谷。玄虚道长说,终南山的古柏最近有些异常,或许‘天’之玉佩也快有消息了。”
苏清瑶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晚霞的光芒映在她的脸上,眼底带着坚定:“不管神农谷有什么危险,不管西方势力和莲心教余孽有什么阴谋,我们都能应对。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林墨点点头,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守脉联盟的成立,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专题展的举办、地脉监测点的建立、神农谷的探险、三枚玉佩的收集……还有无数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身边有最可靠的伙伴,有上万名志同道合的守脉者,更有那颗守护地脉、传承中医的初心。
夕阳渐渐落下,夜幕开始笼罩大地。百草堂的灯光次第亮起,映照着院子里晾晒的阳艾,也映照着众人忙碌的身影。檐角的铜铃依旧轻响,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关于传承与守护的故事,也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新征程,奏响序曲。
林墨刚把从鼎足崖带回的子午石碎片小心放进琉璃盒,闻言抬头,晨光落在他眼底,映出细碎的光芒:“太好了!小雨,你把报名人员按职业分类统计,中医组由我和清瑶负责,药农组交给张宏,技术组让江浩牵头,环保组联系马明哲主任对接。今天下午开线上筹备会,明确各组职责。”
苏清瑶端着刚熬好的陈皮甘草茶走进来,茶碗热气氤氲,她将茶碗分发给众人:“我已经整理了《地脉守护基础手册》,里面包含地脉监测方法、药草保育技巧和应急处理方案,等会儿发给大家。对了,赵铁山叔刚才打电话,说市非遗中心想联合我们举办‘中医与地脉’专题展,让更多人了解两者的关联。”
“专题展是个好机会。”林墨接过茶碗,指尖触到温热的碗壁,“我们可以把《守脉录》的复刻本、子午石碎片、各地药草标本都展示出来,再播放神农架和丹炉峰的考察视频,让大家直观感受地脉对中医的重要性。江浩,你负责制作地脉监测数据可视化图表,用动态曲线展示地脉波动与药材质效的关系。”
江浩从实验室探出头,眼镜片反射着电脑屏幕的光:“师父放心,我已经用3D建模还原了丹炉峰地脉结构,到时候可以用全息投影展示,效果肯定震撼!”
张宏扛着一捆新鲜的阳艾枝走进来,艾枝上的露珠滴落,带着清新的药香:“阳艾基地的灌溉系统我已经检查好了,老王头说今年的阳艾长势比去年还好,等专题展的时候,咱们可以现场演示阳艾炮制,让大家看看‘雷火灸’艾条是怎么制作的。”
众人各司其职,忙碌而有序。林墨则翻开柳先生送来的半朵莲纹玉佩,与自己的祖传玉佩拼在一起,完整的莲花图案在晨光中泛着淡淡的绿光,玉佩中心的“丹炉”二字愈发清晰。他想起玄机子说的“神农谷有上古阵法”,或许这对玉佩就是破解阵法的关键。
中午时分,马明哲主任突然到访,手里拿着一份合作协议:“林大夫,我们医院已经批准成立‘中医药材保育与地脉守护研究中心’,这是合作协议,你看看没问题的话我们就签字。”他指着协议上的条款,“我们会投入专项基金,用于地脉监测设备的研发和药草保育技术的推广,还会派专业团队协助你们开展研究。”
林墨接过协议,仔细翻看:“马主任,合作没问题,但我有个要求,研究成果必须免费向药农和基层中医开放,不能用来谋取私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艾火燎原:我的中医传承笔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艾火燎原:我的中医传承笔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