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接过笔记本,看了看,患者叫孙磊,35岁,患颈椎病三年,经常头晕、手臂麻木。“登记得很详细,”林墨笑着说,“小雨越来越能干了。”陈小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都是师父教得好。对了,师父,我刚才在网上看到有人发帖子推荐百草堂,说你的艾灸技术特别好,现在好多人都在问地址呢!”
林墨拿出手机,打开本地生活论坛,果然看到一篇标题为“老城区隐藏的中医宝藏,三伏灸调理慢性病超管用”的帖子,里面详细介绍了百草堂的情况,还附了几张患者康复的照片,发帖人正是李建国。帖子下面有很多评论,都是咨询三伏灸和预约的。
“李老师真是太热心了,”林墨心里暖暖的,“有这么多人支持我们,就算遇到点困难,也一定能挺过去。”他关掉论坛,开始整理下午咨询患者的信息,把每个人的病情、穴位、注意事项都详细记录下来,为初伏灸做准备。
傍晚时分,赵铁山来了,手里提着一个布包:“小林,我给你带了点好东西。”他打开布包,里面是一些晒干的草药,叶子呈椭圆形,表面有一层细小的绒毛,闻起来有淡淡的苦味。“这是我托人从终南山采来的‘透骨草’,治痹症特别管用,”赵铁山说,“你可以搭配艾草一起做艾灸,效果更好。”
林墨拿起一根透骨草,仔细看了看:“谢谢赵叔,正好能用到关节炎患者的调理上。对了,你有没有听说过‘蛇涎草’?”赵铁山愣了一下:“蛇涎草?那草不是老君山的吗?据说有毒,很少有人用它入药。你怎么突然问这个?”
林墨把祖父医案里的配方和老君山陌生人的情况告诉了赵铁山,赵铁山皱起眉头:“这草确实能治痹症,但毒性很大,用量必须非常精准,稍微多一点就会中毒。你祖父的医案里有没有标注用量?”林墨点点头:“标注了三钱,但我还是觉得不安全,不敢随便用。”
“你做得对,”赵铁山说,“这种有毒的药材,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能用。那些人采蛇涎草,说不定是想制假药,或者用它来害人。你以后千万不要去老君山采这种草,太危险了。”林墨应下来,心里却更加确定,那些采蛇涎草的陌生人,和“青蛇帮”余党绝对有关系。
赵铁山在店里坐了会儿,又叮嘱了几句安全注意事项,才起身离开。林墨送他到门口,看到巷口有两个穿着便衣的人在徘徊,眼神时不时看向百草堂,应该是李警官安排的巡逻警察。他心里踏实了些,转身回到店里,开始准备明天初伏灸要用的艾条、姜片、穴位图等工具。
苏清瑶回来时,手里拿着一张纸:“林墨,药检所的人说,艾草精油的检测报告下周就能出来,这是受理回执。王教授也说,推广项目获批的可能性很大,让我们耐心等消息。”她看到林墨在整理艾灸工具,笑着说:“明天就是初伏了,紧张吗?”
“有点,”林墨坦言,“这是我们第一次大规模推广三伏灸,怕哪里做得不好,让患者失望。”苏清瑶走过来,拿起一根艾条,放在鼻尖闻了闻:“放心吧,我们有祖父的医案,有这么多患者的信任,还有赵叔和李警官的支持,一定能成功。”
她顿了顿,又说:“我今天去王教授那里,他还跟我说,有个从国外回来的中医专家,下周要来本市参加学术会议,想参观百草堂,顺便交流艾灸技术。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机会,能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艾灸技法。”
林墨眼睛一亮:“真的?太好了!我们一定要好好准备,让专家看看我们的中医传承。”两人一边整理工具,一边讨论明天初伏灸的流程,从患者接待、穴位定位、施灸手法到注意事项,都一一确认,确保万无一失。
夜深了,百草堂的灯还亮着。林墨和苏清瑶坐在八仙桌前,喝着温热的艾草茶,看着窗外的月光。“你说,祖父要是看到现在的百草堂,会开心吗?”林墨忽然问道。苏清瑶点点头:“肯定会的。他一生都在推广中医,现在你做到了,他一定会为你骄傲。”
林墨笑了笑,拿起桌上的医案,翻到“蛇涎草”那页。月光透过窗户,照在泛黄的纸页上,仿佛祖父的身影就在眼前。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坚守初心,守护好这缕艾火,就一定能让中医文化发扬光大。
第二天一早,初伏的阳光格外明媚。林墨和苏清瑶、陈小雨早早来到店里,做好了各项准备。七点刚过,就有患者陆续赶来,第一个到的是王强和王小宇。王小宇穿着干净的运动服,脸色比上次好看了些,看到林墨,主动打招呼:“林叔叔好!”
林墨笑着点点头,让王小宇躺在诊疗床上:“今天我们灸肺俞、脾俞、膻中三个穴位,很快就好,不会疼的。”陈小雨在一旁帮忙,把切好的姜片敷在王小宇的穴位上,苏清瑶则准备好艾条,递给林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艾火燎原:我的中医传承笔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艾火燎原:我的中医传承笔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