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一处陡峭的悬崖边,他们发现了火魂艾。那一抹嫩绿在岩石间顽强生长,叶片上泛着淡淡的红光,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祖父系上安全绳,小心翼翼地攀下悬崖。林墨在崖边紧张地守护着,心提到了嗓子眼。当祖父将采摘到的火魂艾递到他手中时,他感受到了艾叶的温度,那是一种带着自然体温的温热,仿佛能传递生命的力量。
采摘回来的火魂艾,还需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晾晒和炮制。祖父在老宅后院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晾晒棚,棚顶用竹篾编织而成,既能遮挡风雨,又能让阳光均匀地洒在艾叶上。每天清晨,祖父都会带着林墨翻动艾叶,确保每一片叶子都能得到充分的晾晒。傍晚时分,又会将艾叶收进屋内,防止露水浸湿。
炮制的过程更是讲究。祖父将晾晒好的艾叶反复揉搓,去除杂质,然后用石臼捣碎。在捣碎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入秘制的药汁,药汁的配方是林家世代相传的秘密。每一次搅拌,都像是在进行一场神秘的仪式,药汁与艾叶逐渐融合,散发出愈发浓郁的香气。最后,将捣碎的艾叶制成艾绒,再经过筛选、压制,最终成为可以用于五运灸法的火魂艾。
林墨望着手中的火魂艾,思绪回到现实。如今,祖父已经离世多年,老宅也在一场洪水中毁于一旦,唯有这门医术和这些珍贵的药材传承了下来。他深知,使用五运灸法不仅是为了治愈自己的病痛,更是对林家医术的传承和守护。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云层洒在屋内。林墨铺开干净的宣纸,在上面仔细绘制五运灸法的穴位图。每一个穴位都标注得清晰明了,旁边还附上了祖父医案中的注释。他知道,五运灸法对穴位的精准度要求极高,稍有偏差,不仅无法治愈病痛,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准备好艾灸的工具后,林墨点燃了火魂艾。艾绒燃烧时,发出细微的噼啪声,一缕缕青烟袅袅升起,在空中勾勒出奇异的形状。艾香弥漫在屋内,与窗外清新的空气交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林墨脱去上衣,平躺在床上。他拿起点燃的艾条,对准第一个穴位,小心翼翼地悬在皮肤上方。温热的感觉逐渐渗透皮肤,像是一股暖流在体内缓缓流淌。随着艾灸的进行,左肋下的疼痛似乎有所缓解,但同时也引发了更深层次的反应。他能感觉到体内的气血在经络中奔腾,仿佛沉睡已久的力量正在被唤醒。
在接下来的几个时辰里,林墨严格按照五运灸法的步骤,依次对各个穴位进行艾灸。每一次艾灸,都是一次与身体的对话,一次与祖先智慧的交流。当最后一个穴位施灸完毕,窗外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林墨疲惫地闭上双眼,他不知道这次治疗是否成功,但他知道,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传承了林家的医术,也为自己的健康奋力一搏。而这次治疗,也将成为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或许会为他带来新的希望,或许会揭开更多关于林家医术的秘密,也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
在准备施灸的过程中,林墨又遇到了新的难题。五运灸法对施灸的时间、穴位和手法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根据五运六气的推算,此次施灸的最佳时间是子时,而需要施灸的穴位,则是人体的 “至阳穴” 和 “灵台穴”。这两个穴位,一个是督脉阳气汇聚之处,一个是清热化湿的要穴,二者配合,方能调和体内过盛的火气。
子时,万籁俱寂。林墨点燃火魂艾,将艾条悬于至阳穴上方。随着艾烟袅袅升起,一股温热的气息渗入皮肤。林墨集中精神,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调整着艾条的高度和角度。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林墨的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他却不敢有丝毫懈怠。
当艾条移至灵台穴时,林墨突然感到一股暖流在体内涌动。原本干涩的眼睛渐渐湿润,鼻腔的不适感也减轻了许多。林墨知道,五运灸法开始发挥作用了。然而,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窗外突然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狂风裹挟着暴雨,猛烈地敲打着窗户。林墨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手一抖,艾条险些烫伤皮肤。他稳住心神,迅速调整呼吸,继续施灸。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林墨与体内的火气展开了一场无声的较量。
这场较量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林墨终于完成了施灸。他疲惫地瘫坐在椅子上,却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身体的不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经过这次自我治疗,林墨对五运灸法有了更深的理解。他意识到,五运灸法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手段,更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它告诉人们,要顺应天时,把握时机,方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研讨会的日子终于到了。林墨带着祖父的医案和精心准备的火魂艾,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在研讨会上,林墨详细地介绍了五运灸法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并现场演示了施灸的过程。他的讲解深入浅出,演示精准到位,赢得了在场专家的一致好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艾火燎原:我的中医传承笔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艾火燎原:我的中医传承笔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