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资源库的建设逐渐推进,越来越多的机构主动提出合作。中国农业大学的植物学团队,希望能与百草堂合作开展艾草基因编辑研究,培育出更优质的品种;上海中医药大学则邀请林墨和苏清瑶,参与编写《中药资源学》教材,将艾草资源库的建设经验纳入其中;甚至连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都发来邮件,希望能将百草堂的艾草资源数据纳入全球植物资源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
这天,林墨正在资源库的实验室里查看千年艾的检测数据,手机突然响了。是市中医院的张宏远院长打来的,他的语气带着几分急切:“林墨,我们接收了一位患罕见‘皮肤蝇蛆病’的患者,西医治疗无效,患者已经出现全身感染的迹象。我查了你们的艾草数据库,发现千年艾的提取物对寄生虫有抑制作用,想请你们来会诊一下。”
林墨立刻带着苏清瑶和千年艾提取物赶往医院。患者是位 45 岁的农民,因在田间劳作时被蝇虫叮咬,虫卵进入皮肤,引发了严重的感染,皮肤表面出现多个瘘管,不断流出脓液。林墨通过望诊发现,患者的舌苔黄腻,脉象滑数,属于湿热内蕴证。他结合千年艾的特性,制定了 “外敷 + 内服” 的治疗方案:一是将千年艾提取物与凡士林混合,制成药膏敷在瘘管处,每天更换两次;二是开了清热利湿的中药汤剂,帮助患者排出体内毒素。
治疗进行到第三天,患者的脓液明显减少;一周后,瘘管开始愈合;两周后,皮肤表面的感染症状基本消失。患者的家人激动地给林墨和张院长送来了锦旗,上面写着 “千年艾解顽疾,中西医显神威”。张院长握着林墨的手说:“要不是你们的艾草资源库,我们还不知道千年艾有这么好的疗效。这充分说明,传统艾草资源的挖掘和研究,对临床治疗有多重要!”
这个案例,让百草堂的艾草资源库声名远扬。越来越多的医院和科研机构前来咨询,希望能使用资源库的数据和样本开展研究。林墨趁机提出 “开放共享” 的理念,与全国 20 多家医院和 10 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允许他们在合理范围内使用资源库的资源,同时要求他们将研究成果反馈给资源库,实现 “资源共享、成果共赢”。
在资源库建设的同时,林墨也没有放松中医传承的工作。他在百草堂开设了 “艾草传承班”,面向全国招收学员,不仅教授艾灸技法,还讲解艾草的资源保护和应用知识。第一期学员有 50 人,来自不同的行业 —— 有中医诊所的医生,有想创业的年轻人,还有热爱中医的退休教师。
传承班的课程设置非常实用。赵铁山负责教授艾灸基础技法,从如何识别穴位到如何控制艾火温度,手把手地指导学员;苏清瑶则讲解艾草的成分和药理,用资源库的数据为学员们答疑解惑;林墨则分享自己的临床经验,结合真实案例,教学员们如何 “辨症施灸”;陈小雨则负责线上课程的运营,将线下课程录制成视频,方便学员们复习;林小婉的奶奶则教大家制作传统的艾草香囊和药枕,让学员们感受艾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位来自甘肃的学员,在传承班学习后,回到家乡开了一家艾灸馆。他利用从资源库学到的知识,结合当地的艾草品种,为乡亲们治疗风湿和关节炎,生意非常红火。他特意给林墨发来视频,视频里,他的艾灸馆里坐满了患者,墙上挂着从百草堂带回的艾草图谱。“林老师,谢谢您!是传承班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也让家乡的乡亲们受益!”
这样的反馈,让林墨更加坚定了传承中医的信念。他知道,资源库的建设不仅是为了保护艾草资源,更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医的智慧,让艾草的价值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年底的时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对百草堂的 “全球艾草资源库” 进行了验收。专家们参观了资源库的实验室、种子保存库和数据库,对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百草堂的艾草资源库,不仅收集了全球的艾草品种,还建立了完整的基因库和数据库,为中医艾草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是中医药资源保护和传承的典范!”
验收结束后,专家组长特意找到林墨,提议将艾草资源库纳入 “国家中医药资源保护重点项目”,给予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我们希望你们能继续发挥带头作用,推动更多中医药资源的保护和研究,让传统中医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林墨激动地答应下来。他知道,这不仅是对百草堂团队的认可,更是对中医传承工作的鼓励。他立刻召集团队,制定了资源库的下一步规划:一是扩大艾草品种的收集范围,争取三年内收集全球 100 个以上的艾草品种;二是深化艾草的应用研究,重点开发治疗疑难皮肤病和慢性病的新药;三是加强国际合作,与更多国家的科研机构建立联系,推动艾草资源的全球共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艾火燎原:我的中医传承笔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艾火燎原:我的中医传承笔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