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图腾肯定是钥匙。” 苏清瑶用放大镜仔细比对,发现绢布边缘绣着细小的篆字:“云溪守艾,鹤年记”。她抬头看向林墨,“‘云溪’会不会是你祖母的名字?或许她当年和你祖父一起去过秘境。”
林墨心里一震。他从小只知道祖父是民间艾灸师,却从未听过祖母的消息,家里的老照片里也没有她的身影。“我得去祖父的老宅看看,说不定能找到线索。” 他想起老宅阁楼里那只锁着的檀木匣,小时候总听见祖父对着匣子说话,却从不让他靠近。
陈小雨背着相机蹦蹦跳跳地进来,刚好听见两人的对话:“我也要去!说不定能拍到秘境的线索,做成‘中医探秘’系列视频,肯定能火!” 她晃了晃手里的背包,“我还带了爷爷留下的罗盘,听说老宅子的方位是按‘子午流注’设计的,说不定能找到隐藏的密室。”
三人收拾好东西,驱车前往城郊的老宅。老宅藏在一片竹林后面,青瓦上长满了青苔,木门上的铜环已经生锈。林墨掏出钥匙开门时,指腹触到铜环上的艾草纹样,突然想起祖父说过的 “门环为记,艾纹为信”,原来这纹样早就暗示了与艾草秘境的关联。
推开木门,一股混杂着灰尘和艾草香的气息扑面而来。客厅的八仙桌上还摆着祖父当年用的铜盆,盆里残留着些许艾灰,旁边放着本翻开的《黄帝内经》,书页停在 “素问?异法方宜论”,上面用红笔圈着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你爷爷生前肯定经常在这里研究灸法。” 苏清瑶拿起书,发现书页间夹着张黑白照片 —— 照片里,一位穿着蓝布衫的女子正蹲在艾草地里采收,身旁站着的年轻男子正是林鹤年,两人手里都举着九头艾草。照片背面写着 “庚子年清明,与云溪采艾于终南”。
“这一定是我祖母!” 林墨的声音有些颤抖,他小心翼翼地把照片收好,“我们去阁楼找檀木匣,说不定里面有更多关于她的消息。”
阁楼的楼梯很陡,走上去时发出 “咯吱” 的声响。檀木匣就放在窗边的竹架上,上面挂着把铜锁,锁孔的形状恰好与绢布图腾的九头艾草吻合。林墨把绢布按在锁孔上,轻轻一拧,锁 “咔嗒” 一声开了。
匣子里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本牛皮纸封面的日记、一个青铜艾灸盒和一小包干枯的艾草。日记的第一页写着 “云溪手札”,字迹娟秀:“鹤年说,九窍灵艾能解百毒,却只在终南山秘境生长,需在清明前凌晨三点采收,此时艾草吸收了子时的阳气,药效最佳。可惜我身子弱,不能陪他再去,只能守着老宅的艾草,等他回来。”
林墨一页页往下翻,眼眶渐渐湿润。日记里不仅记录了祖母与祖父的行医日常,还详细记载了 “九转回阳灸” 的改良过程 —— 原来祖父当年为了让阴虚火旺的患者也能使用,曾多次前往终南山调整艾草配比,甚至在山里迷路,靠吃艾草嫩叶才活下来。
“这里提到了‘还魂草’!” 苏清瑶突然指着日记里的一段话,“‘九窍灵艾旁必生还魂草,可解艾灸过烈之毒,若遇邪修盗艾,可用还魂草配艾叶煮水,逼出体内毒素’。之前我们遇到的中毒者,说不定就是被邪修所害!”
陈小雨拿起那包干枯的艾草,放在鼻尖闻了闻:“这就是九窍灵艾吧?虽然干了,还是有股特别的香味。我们可以带些去终南山,对比着找生长地。”
林墨把日记和艾草小心收好,青铜艾灸盒的底部刻着 “终南秘境,泉生艾长”,与地图上的山泉标注完全对应。“我们明天就去终南山,” 他的语气很坚定,“不仅要找到九窍灵艾,还要查明邪修的真相,不能让他们破坏秘境。”
回去的路上,林墨接到了马明哲的电话。“林医生,我母亲想跟你聊聊,” 马明哲的声音比之前温和了些,“她记得你祖父当年去终南山采艾时,带回来过一种特别的艾草,说能治疑难杂症,或许能帮到你们。”
林墨没想到马明哲会主动帮忙,连忙答应:“谢谢马主任,我们明天去医院拜访阿姨。”
挂了电话,苏清瑶笑着说:“看来马明哲真的改变了,中西医合作的事有希望了。” 她看向窗外,“终南山不仅有艾草秘境,还有你祖父和祖母的回忆,这次去,一定能有大收获。”
陈小雨兴奋地规划着行程:“我明天要早点起,把相机充满电,拍一拍终南山的风景,再记录我们找艾草的过程,做成 vlog 给粉丝看,让大家也了解中医的魅力!”
回到百草堂时,天色已经暗了。林墨把日记和照片放在祖父的医案旁,点燃了青铜艾灸盒里的艾绒。青白色的烟气袅袅升起,带着九窍灵艾的独特香味,漫过整个诊室。他仿佛看见祖父和祖母站在烟雾里,正对着他微笑,眼里满是期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艾火燎原:我的中医传承笔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艾火燎原:我的中医传承笔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