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十三年深秋,秦岭深处已染薄霜。
徐晃、郝昭所率五万精锐,如同暗夜中的幽灵,凭借“暗部”绘制的精密舆图与当地山民的引导,穿行于险峻的傥骆道与子午谷小径。
队伍纪律严明,昼伏夜出,斥候前出二十里,凡遇樵夫猎户,皆暂时扣留,确保行踪绝对隐秘。
辎重队伍中,那些被严密保护的“猛火油柜”部件,由骡马驮运,工匠随行,虽延缓了些许速度,却是一支足以改变战局的力量。
与此同时,汉中守将夏侯尚,全然未觉危险临近。
他虽非庸才,但曹操主力深陷荆州,朝廷在北线“声势浩大”的佯动,以及洛阳即将举行的“祭天阅兵”消息,都让他确信汉中高枕无忧。
其精力多用于弹压境内仍有异心的张鲁旧部,尤其是对杨昂等将领,既用且防,关系微妙。
诸葛亮巧妙散播的“朝廷欲联络杨昂”的假情报,经由“暗部”之手,几经周转落入夏侯尚耳中,反而加剧了他对内部的不信任,将更多兵力用于监视城内,对北部关隘的巡查不免松懈。
十日后,朝廷大军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汉中门户——阳平关以北三十里处。
夏侯尚得报,大惊失色,急令关闭关门,全军登城防御。
他难以置信,北方的朝廷军队是如何瞒天过海,穿越数百里秦岭天险,直抵关下的?
徐晃并不急于攻城。
他谨记诸葛亮“先声夺人,攻心为上”的方略,将大军于关前开阔地带展开。
时值秋高气爽,五万大军盔明甲亮,阵型严整,尤其是那数千“神火营”士卒手持的特制盾牌与背后古怪的铜柜,在阳光下闪烁着异样的寒光,给予守军极大的心理压力。
徐晃更将携来的朝廷檄文,命嗓门洪亮的军士日夜向关内喊话,痛斥曹操“挟持宗室,欺凌同僚,祸乱荆州”,宣扬朝廷“吊民伐罪,光复汉统”之大义,并承诺“只诛首恶,胁从不问”。
夏侯尚试图稳定军心,亲上城头督战。
然而,朝廷军并未给他太多时间。
第三日拂晓,郝昭指挥前军,在数百架强弓硬弩的掩护下,对阳平关发起第一波试探性攻击。
守军倚仗关险,滚木礌石如雨而下。
就在攻势稍挫之际,阵中数十名“神火营”锐士突然冲出,臂力强劲者奋力将点燃的“神火罐”掷上关墙!
“砰!砰!轰——!”
幽蓝色的火焰瞬间在关墙上爆燃开来,黏稠的火油四处飞溅,附着在木制的城楼、哨塔乃至守军甲胄上,水泼不灭,沙掩难熄!
关头顿时陷入一片混乱,惨嚎声此起彼伏。
守军何曾见过如此恐怖的“妖火”,士气瞬间遭受重创。
夏侯尚肝胆俱裂,急令后方预备队上前扑救,阵型已乱。
徐晃见时机已到,亲率主力猛攻关门!
就在此时,他怀中的锦囊似乎隐隐发烫,拆开一看,上面只有一行小字:
“火起之时,可示之以威,然破关之钥,或在杨昂。”
徐晃心领神会,猛攻之势稍缓,却将更多的“神火罐”投向关墙,制造更大的恐慌与混乱,同时派死士设法将一封密信射入关内,直指杨昂府邸。
当夜,阳平关内,人心惶惶。
杨昂府中,他握着那封来自城外的密信,面色变幻不定。
信中并未许诺高官厚禄,只冷静分析了当前局势:
朝廷大军压境,曹操远水难救近火,夏侯尚猜忌已深,顽抗只有死路一条。
若能助朝廷破关,不仅可保身家性命,亦是顺应天命,为汉中百姓免去刀兵之祸。
是夜三更,阳平关内突然火起,杀声震天——杨昂率部反正,突袭了夏侯尚的中军大营!
关内守军本就被“妖火”吓得魂飞魄散,又逢内乱,顿时大溃。
夏侯尚在亲兵拼死护卫下,仓皇弃关南逃,奔往南郑。
徐晃、郝昭乘势挥军猛攻,内应外合之下,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阳平关,一日夜间便易主朝廷!
捷报以八百里加急飞传洛阳。
消息传开,举朝振奋!
阳平关一下,汉中门户洞开,益州已暴露在兵锋之下!
然而,就在洛阳沉浸于首战大捷的喜悦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险些将朝廷的南征大业扼杀于摇篮之中。
几乎在阳平关捷报抵达的同时,一份来自北疆的紧急军报也送到了蔡琰案头——秃发树机能亲率八万铁骑,趁秋高马肥,大举寇边!
其兵锋分三路,猛攻幽州、并州数个关隘,攻势之猛,为近年来罕见!
更令人不安的是,军报中提到,胡骑中似乎出现了少量仿制的、威力虽远不及正品却也能燃烧的“火罐”,显然,朝廷的“神火”之秘,已开始缓慢外泄。
“秃发此獠, 抓得如此之准!”
庞统气得捶案,“定是窥知我主力南调,北疆空虚!”
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恐慌情绪蔓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