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稳住益州内应,不断线,但暂不启用。
“第二,八百里加急传令徐晃、张飞!
兖州、豫州边境全线戒严,进入最高战备状态!
严密监视曹军动向,尤其是官渡方向!
朕准他们临机决断,若曹军有渡河迹象,可半渡而击!”
“第三,令诸葛亮总揽彭城防务与后勤,确保中原战线万无一失。
工曹格物院,全力增产‘神火罐’与‘喷火弩’,优先装备中原各军!”
“第四,”她的目光转向北疆和西凉,带着一丝凛冽的寒意,
“令毛玠、加强对吕布及其旧部的监视!
若其有异动……可先斩后奏!
再派一员心腹大将,持节前往并州,名为协助,实为监军!”
“至于马超……”
蔡琰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终究是难以完全掌控的猛将,
“以其弟马岱为使者,携我手谕及大批赏赐,前往劳军。
手谕中严申军纪,绝不可劫掠汉民!
同时,允许其下一步可尝试攻击韩遂兵力薄弱的陇西地区,就食于敌,缓解粮草压力。
告诉马超,朝廷念其父忠烈,予其戴罪立功之机,若再违抗军令,纵是万军之中,亦必取他首级!”
一条条指令,如同疾风骤雨,将朝廷的注意力从遥远的益州,拉回到了迫在眉睫的内部整合与外部防御上。
庞统等人虽心有不甘,却也明白,在吕布、马超都可能失控,曹操大军压境的当下,贸然开启益州战场,无异于自取灭亡。
就在朝廷全力应对危机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提议,由礼曹尚书刘晔在一次小范围议事中,小心翼翼地提了出来。
“主公,”刘晔斟酌着词句,
“自奉孝(郭嘉)仙逝,主公孀居已久,中宫虚位。
如今内忧外患,人心浮动……或可考虑……择一贤良重臣,缔结姻亲,以固国本,安朝野之心。”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寂静。
郭嘉去世多年,蔡琰以女子之身执掌朝政,虽威望日隆,但“女主”的身份,在这个时代终究被视为非常态。
若能有一桩强有力的政治联姻,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内部,尤其是安抚那些对女性掌权仍有微词的旧式臣僚,甚至可能借此笼络或制衡某些强大的外部势力(如吕布、马超,乃至孙权)。
蔡琰闻言,微微一怔。
她穿越重生以来,一心想着扭转败局,建立新朝,几乎从未考虑过个人之事。
郭嘉的身影在她脑海中一闪而过,带着淡淡的怅惘。
她很快收敛心神,明白刘晔此议,纯粹出于政治考量。
她没有立刻回答,目光缓缓扫过诸葛亮、徐庶等人。
诸葛亮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未闻。
徐庶则面露思索之色。
“此事……容我细思。”
蔡琰最终没有否决,也没有同意。
她知道,在这个节骨眼上,任何关于她个人婚姻的动向,都可能被过度解读,引发新的波澜。
但这颗种子,既然已经种下,便会在合适的时机,悄然生长。
风暴之眼。
章武四年的夏天,就在这种高度紧张的氛围中到来。
彭城朝廷如同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在应对内外威胁中,艰难地维持着平衡。
曹操的大军最终并未直接强渡官渡,而是在颍川一带与徐晃部发生了数次激烈的接触战,双方互有胜负,战局暂时胶着。
但这更像是一种试探和牵制。
北疆,朝廷派去的“监军”——老成持重的老将军蔡谷抵达后,吕布的行迹似乎收敛了许多,但那种压抑的躁动感并未消失。
并州军与幽州军之间的摩擦时有发生。
西凉,马岱的到来和马超被允许攻击陇西,暂时缓解了那边的危机。
马超似乎也意识到朝廷的底线,收敛了劫掠汉民的行为,转而将矛头对准了韩遂。
然而,所有人都能感觉到,这平静之下涌动的暗流。
吕布、马超如同两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火雷,而曹操则在暗中磨砺着爪牙,等待着给予新朝致命一击的机会。
蔡琰站在麟德殿的望楼上,望着南方。
益州,那块巨大的肥肉,依旧悬挂在那里。
她知道,夺取益州,整合内部,彻底消化北方,是新朝走向稳固和强大的必经之路。
但这条路,布满了荆棘与陷阱。
她轻轻摩挲着袖中一枚温润的玉佩,那是郭嘉的遗物。
个人的情感,王朝的霸业,内部的整合,外部的征伐……这一切,都沉重地压在她的肩上。
“奉孝,若你在,会如何抉择……”
她低声自语,随即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
“无论如何,这条路,我必须走下去。”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来报:
“主公,幽州急件!
吕布将军……他于三日前,单骑出塞,声称要‘会猎草原’,至今未归!
毛玠将军请您定夺!”
蔡琰的心猛地一沉。
吕布,他终于还是按捺不住了吗?
这一次,他踏入的,是死亡的陷阱,还是……一场更大的阴谋?
北疆的天空,阴云密布,似乎预示着,一场远比胡骑入寇更为凶险的风暴,即将来临。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