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默然,握着药碗的手指微微收紧。
郭嘉寥寥数语,便将她心中那份因暂时和平而升起的些许松懈彻底击碎。
是啊,表面的胜利之下,潜藏着的是更深、更复杂的危机。
“那……我们接下来该如何?”
她放下药碗,握住郭嘉那只瘦骨嶙峋、冰凉无比的手,仿佛想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
郭嘉闭上眼睛,胸膛微微起伏,似乎在回忆着什么,又像是在与身体的极度虚弱抗争。
良久,他才缓缓重新睁开眼,目光似乎望穿了屋顶,投向冥冥中的未来:
“人才……昭姬……朝廷……需要更多……真正的人才……不仅仅是……能征善战之将……更需……治国安邦之才……明察秋毫之吏……未雨绸缪之智……”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超越时空的、令人心悸的洞察力,仿佛在诵读一本早已写定的命运之书:
“荆州……襄阳之西……隆中……有卧龙……庞统,凤雏……得一……可安天下……颍川……多有贤士……荀氏……陈氏……遗珠尚存……河北……乱世之中……亦藏……美玉……”
蔡琰心中剧烈一动。
郭嘉昏迷前就曾模糊地提过要留意荆州、颍川的人才,如今再次提及,而且如此清晰地点出了“卧龙”、“凤雏”这样的名号与大概方位,这绝非无的放矢!
她猛然想起,前世重生之前闻名天下的一些大才。仿佛身负经天纬地之才的名字与事迹。
如今看来,是否该早做准备?
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与明悟,在她心中升起。
“我明白了。”
蔡琰郑重点头,目光变得无比坚定,“朝廷当广开求贤之路,不拘一格,征辟天下英才。
不仅要招揽已知的名士,更要主动去寻找那些尚未显达,却身负真才实学之人!”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通传,徐庶与刘晔联袂求见。
他们带来了各地的最新情报汇总,以及一封由幽州刺史毛玠以特殊渠道送来的密信。
蔡琰示意他们近前。
徐庶简要汇报了冀州春耕准备、兖州防务以及曹操边境的异常平静。
刘晔则重点提及了吕布在晋阳愈发骄横的动向,以及许昌方面间谍活动加剧的迹象。
随后,蔡琰展开了毛玠的密信。
信中,毛玠以他一贯的缜密风格,详细汇报了幽州整合的进展:
各郡秩序已基本恢复,夫余,高句丽,三韩,北疆乌桓、鲜卑各部在软硬兼施下暂时臣服,屯田初见成效。
但在信的末尾,他笔锋一转,特别提及,在整合幽州旧有文书档案、查访地方贤良、清理袁氏旧部遗留的私人笔记时,他偶然发现了一些零散的、看似不起眼,却与他记忆中蔡琰曾无意间提及过的某些名字、地域或才能描述隐隐吻合的线索。
凭借其多年经营暗线培养出的敏锐直觉和过人记忆力,他将这些线索与他手中掌握的各地暗线汇报的信息相互印证,整理出了一份名单。
这份名单上罗列了一些目前散落在荆州、颍川、河北乃至江东等地,名声不显,或仅在小范围内有所传闻,但根据有限信息判断,似乎颇有特殊才能或巨大潜力的人物。
而在这份名单的靠前位置,赫然出现了“诸葛亮”、“庞统”、“石韬”、“孟建”等十数个名字,甚至还包括了一些擅长器械、农桑、律法的偏才!
蔡琰将名单递给徐庶和刘晔观看,三人眼中都露出了震惊与豁然开朗的神色。
毛玠的这份名单,与蔡琰之前的暗示,以及他们自身对人才的需求,完美地契合在了一起!
这或许正是朝廷在这场漫长而残酷的乱世中,最终能够积蓄起足够的人才底蕴,从而脱颖而出的最大依仗!
“必须立刻行动!”
蔡琰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做出了决断,
“传令,以天子名义,即刻颁行《求贤令》,布告天下!
申明朝廷不拘门第、唯才是举之决心,令各州郡长官务必用心举荐贤良方正、勇武智谋、乃至有一技之长之士!另,”
她拿起毛玠的名单,语气斩钉截铁,
“以尚书台密令形式,将此名单抄送毛玠、徐庶(负责北方)、以及我们在荆州、豫州的暗线首领。
令他们依名单所示,设法寻访、接触,察其才能,观其品性,务必将这些散布四方的贤才,尽可能延请至朝廷!
此事,列为甲等机密!”
新的种子,已然随着这场冬雪,被悄然播下。
战争的间隙,从来不是休息之时,而是积蓄力量、谋划未来、决定最终胜负的关键时期。
就在蔡琰与徐庶、刘晔详细商议《求贤令》的具体条款以及寻访贤才的细节时,一直沉默坐在下首,负责文书机要的陈宫,忽然轻咳一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这位以智计和刚直着称的谋士,自归附以来,一直勤勉职守,却鲜少在重大决策时主动发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