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张鲁,则干脆将朝廷使者挡在阳平关外,送出一纸符箓,言“天师道法,不涉俗务”,便将使者打发回来。
面对这纷至沓来、好坏参半的远方讯息,彭城朝廷的核心层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总结。
“政令所至,反应各异,此乃常态。”
郭嘉总结道,“交州士燮,可为榜样,示之以恩;
益州刘璋,闭门自守,可待其变;
凉州诸将,分化拉拢,使其互制;
海外远夷,怀柔示好,扬我国威。
至于并州胡患、汉中妖道,非当前力所能及,暂且记下,容后图之。”
蔡琰补充道:
“关键在于,朝廷需持续展现其强盛与秩序。唯有我青徐兖豫之地愈发富庶强兵,政令畅通,方能吸引远方观望者真正归心,方能令袁绍、曹操之辈不敢轻举妄动。”
“不错,”徐庶接口,“远州回响,终需近处根基作为依托。
下一步,除继续遣使宣慰、分化拉拢外,我朝重心,仍需放在整军经武、积蓄实力之上。
尤其是对曹操的动向,需万分警惕。”
就在朝廷梳理远方情报的同时,一个来自荆州襄阳的、看似不起眼的消息,引起了郭嘉的特别注意。
密报称,刘备虽被刘表软禁于襄阳,却并未消沉,反而频繁与荆州名士交往,纵论天下大势。
郭嘉拿着这份密报,沉思良久,对蔡琰道:
“刘备,果非凡人。
身处困局,犹能折节下士,收揽人心。长久下去,荆襄局势,恐生大变。”
他意识到,对远方州郡的经略固然重要,但近在咫尺的荆州,因刘备的存在,正悄然孕育着一场可能颠覆南方格局的风暴。
朝廷的政令能否在南方顺利推行,或许将首先取决于襄阳城内,那位寄人篱下的“皇叔”。
远州的回响,如同四面八方的风,吹拂着彭城朝廷这面刚刚扬起的大旗。
有的风带来湿润的暖意,有的风夹杂着塞外的沙尘,有的风则源于深山的迷雾。
朝廷的执政者们,需要在倾听这些风声的同时,牢牢把稳船舵,既要放眼四海,更需紧盯身边那最汹涌的暗流。
下一次危机的导火索,或许就隐藏在某一个遥远的回响,或是近处一次不经意的会晤之中。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