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在例行议政时分析道,“袁绍、曹操,其势已成,必不甘受制,此乃心腹之患,需以力制之,以谋间之。
刘表、孙策,骑墙观望,可拉可打,需恩威并施。
至于益州、凉州、交州,其地或远或乱,短期内难以直接掌控,然其态度,亦关乎天下大势。”
蔡琰问道:“奉孝以为,当下朝廷应对之重点何在?”
“重点仍在中原。”
郭嘉毫不犹豫,“青徐兖豫,乃天下腹心,亦是朝廷与曹、袁争锋之前沿。
唯有彻底稳固此地,朝廷方能真正号令四方。
对袁绍,需继续支持鲜于辅,令其在幽南站稳,牵制袁绍精力。对曹操……”
他目光微冷,“其隐忍越深,反击之时便越烈。
需加倍警惕,广布耳目,知其动向。
可令文远(张辽)加强兖州边境巡防,子龙(赵云)所部则加紧休整,以备不时之需。”
“至于远方州郡,”
郭嘉继续道,“可区别对待。对益州刘璋,可多次遣使,示以恩宠,使其内部生变;
对凉州诸将,可许以官爵,令其互相牵制;对交州士燮,则大加褒奖,树为典范,使天下远人知归附之利。”
朝廷的应对策略随之调整。
更多的使者持着加盖玉玺的诏书,奔赴各方。
针对不同对象,诏书的内容和语气也截然不同,或严厉,或温和,或充满诱惑。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外交战,旨在分化、拉拢、震慑,尽可能地将朝廷的意志,渗透到每一寸尚不臣服的土地。
然而,所有人都明白,最终决定这政令能否真正通行天下的,并非一纸诏书,而是实力与利益的角逐。
袁绍的傲慢,曹操的隐忍,孙策的锐气,刘表的犹豫,刘璋的怯懦,马腾韩遂的摇摆……各方势力都在自己的棋盘中落子。
彭城朝廷试图以政令编织一张笼罩天下的大网,但这张网能网住多少桀骜的蛟龙,又会被多少利爪撕破?
建安四年的风云,在看似有序的政令推行下,正悄然汇聚着足以颠覆一切的力量。
下一次的碰撞,或许将不再局限于边境的摩擦与朝堂的博弈。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