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被围的第三天,林仲秋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开玄妙观,混入十三行,成为一名翻译。
“你疯了?”陈帮带听说后,跑到道观来拦她,“十三行现在是洋人的地盘,到处都是红毛鬼,你一个小道童去那里,不是送命吗?”
“只有靠近他们,才能知道他们的底细。”
林仲秋已经换上了一身粗布长衫,把头发束起来,看起来像个瘦弱的少年,“我懂点洋文,能混进去。”
她所谓的“懂点洋文”,其实是第六世界掌握的英语和德语。
在这个时代,能说洋文的人寥寥无几,这正是她的优势。
“林大人不会同意的。”陈帮带急道。
“我已经跟大人说过了。”林仲秋拿起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几件换洗衣物和那本《海国图志》,“大人说,这是目前唯一能摸清洋人虚实的办法。他给了我一个暗号,危急时刻,可以联系城里的线人。”
陈帮带看着她,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叹了口气:“万事小心。需要帮忙,就用暗号联系。”
林仲秋点点头,转身走出道观,汇入涌向十三行的人流。
十三行原本是清政府指定的对外贸易区,现在成了英国舰队的临时驻地。
街道上到处是英国士兵,他们穿着红色的军装,扛着步枪,对路过的中国人指手画脚,甚至随意推搡。
林仲秋低着头,尽量不引起注意。她走到一家还在营业的洋行门口,看到门口贴着一张告示,用英文写着“招聘翻译”。
“我会说英语。”她走上前,对门口的英国管事说。
管事是个胖老头,上下打量了她一番,不屑地说:“你?一个小叫花子?会说英语?”
林仲秋没理会他的嘲讽,用流利的英语说:“我不仅会说,还会写。我能帮你跟中国商人打交道,还能帮你解读官府的告示。”
胖老头愣住了,显然没想到这个瘦弱的少年能说这么流利的英语。
他想了想,说:“跟我来。要是骗我,就把你扔到海里喂鲨鱼。”
林仲秋跟着他走进洋行,里面堆满了各种货物,有布匹、钟表、鸦片,还有一些她叫不上名字的机器零件。
胖老头让她翻译一份中文合同,她看了一眼,发现是一份不平等条约,要求清政府赔偿鸦片损失,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这是什么?”她故意问。
“这是你们政府必须签的。”
林仲秋将那份所谓的“条约”逐字译出时,指尖在粗糙的宣纸上微微发颤。
胖管事叼着雪茄,跷着二郎腿,看着她笔下流淌出的“赔偿烟价六百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等字眼,嘴角挂着毫不掩饰的得意。
“怎么样,小翻译,这条件很公道吧?”他吐了个烟圈,烟雾熏得林仲秋眯起了眼。
“公道?”林仲秋猛地抬眼,诛心之言技能下意识发动,“用炮舰逼着别人签下卖身契,这叫海盗的规矩,不是公道。”
胖管事的笑容僵在脸上,随即恼羞成怒:“你个黄皮小子懂什么!这是文明对野蛮的征服!”
“征服?”林仲秋冷笑一声,拿起桌上的羽毛笔,在条约背面画了个简易的蒸汽机图纸,“你们的‘文明’,靠的是这个吧?烧煤的铁疙瘩,不是上帝的恩赐。”
胖管事瞳孔骤缩——这图纸虽然简陋,却精准勾勒出蒸汽机的核心结构。他死死盯着林仲秋:“你到底是谁?”
“一个想知道你们到底有多强的中国人。”林仲秋收起笔,语气恢复平淡,“这翻译的活,我接了。但我有条件——让我看你们的军舰图纸,教我认那些机器零件。”
这要求大胆得近乎疯狂,胖管事却迟疑了。
他急需一个既懂中文又懂西方技术的翻译,尤其是在谈判陷入僵局时。
最终他咬牙道:“可以,但你得先帮我个忙——说服那些十三行的行商,把仓库里的丝绸和茶叶低价卖给我们。”
林仲秋心里冷笑,这是想趁火打劫。但她还是点头:“带我去见他们。”
十三行的行商们被圈在一间仓库里,个个面如土灰。
领头的是个姓潘的商人,见到林仲秋就哭丧着脸:“小先生,你可得救救我们!洋鬼子说再不卖货,就烧了我们的铺子!”
“他们给的价,是市价的三成?”林仲秋问。
潘老板点头如捣蒜:“是啊!这不是明抢吗?”
“明抢你们也得受着,谁让咱们的炮打不过人家。”
林仲秋话锋一转,压低声音,“但可以讨价还价。他们急需丝绸做军服衬里,茶叶能在印度卖高价,这是你们的筹码。”
她写下一串数字递过去,“就说五成,少一个子儿都不卖。另外,让他们用鸦片抵一半货款——就说官府查得紧,现银不好流通。”
潘老板愣住了:“用鸦片抵?那不是……”
“放心,这些鸦片不会流进百姓手里。”林仲秋眨眨眼,“我会想办法让它们‘意外’烧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快穿:绑定逆袭系统后我杀疯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快穿:绑定逆袭系统后我杀疯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