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李婶炸油条时,会时不时用围裙擦手,那是林仲秋从王婶那里学来的习惯——围裙的一角永远是干净的,专门用来擦手。
播出后,#李婶的豆浆太香了# 冲上热搜,无数观众说“看饿了”,还有人特意跑到老巷口,就为了尝尝“李婶同款”豆浆。
王婶的摊火了,雇了两个帮手,却总念叨:“还是小苏磨的豆浆有那股子劲儿。”
两个帮手:“……谁能比上苏老师。”
电影里有段李婶和老街坊的对话,是林仲秋根据王婶的日常加的:
“李婶,你这摊摆了三十年,就没想过歇会儿?”
“歇啥?我歇了,你们吃啥?再说了,听着你们喊‘李婶,来碗豆浆’,我这心里就热乎。”
这段对话被网友做成了音频,配上“早餐摊的烟火气”画面,播放量破亿。
有在外打工的人留言:“听着这话,想家了,想楼下早餐摊的王婶了。”
演完李婶,林仲秋迷上了“老物件”。
她接了部电视剧《青石板上的岁月》,饰演守护老街的“陈爷”——一个退休的老木匠,一辈子没结婚,守着祖上留下的木匠铺,看着老街从热闹到冷清,却坚决不同意拆迁,说“这是祖宗留下的根”。
“陈爷的‘倔’,是护着‘念想’。”
林仲秋在老街住了半年,和守着老宅院的张爷成了忘年交。
张爷的院子里有棵百年海棠,每年春天花开得满院都是,他会把花瓣晒干,送给街坊邻居泡茶。
有人来买他的老房子,出多少钱都不卖:“这房子里有我爹娘的影子,有我小时候爬过的树,卖了,我去哪找他们?”
林仲秋跟着张爷学刨木头、修门窗,听他讲老街的故事:“这条街的青石板,每块都有名字,那块刻着‘福’字的,是光绪年间一个状元捐的;拐角那家的门楼,雕花是‘松鹤延年’,以前是个药铺……”她把这些故事全编进了剧本,让陈爷在给老街拍照时,对着镜头一一介绍,眼里的温柔能淌出水来。
拍陈爷阻止拆迁队拆老门楼那场戏,林仲秋没按剧本写的“哭闹”,而是搬了把椅子坐在门楼下,手里拿着个鲁班尺:“这门楼是道光年间的,榫卯结构,不用一根钉子,你们拆了,就再也建不起来了。”
他给拆迁队的人讲门楼上的雕花:“这是‘喜上眉梢’,那是‘年年有余’,都是老祖宗的讲究,你们忍心砸了?”最后,拆迁队的人居然真的停了手。
拆迁队:……我们可是正式工,这样的文物谁敢砸? 砸了我们可赔不起,还是报给上面吧。
剧中有个细节,陈爷的木匠铺里,放着个工具箱,里面的刨子、凿子都磨得锃亮,手柄上包着浆。
那是林仲秋从张爷那里借来的,每个工具都有故事——那把刨子,是张爷的父亲留下的;那把凿子,刻过三十年前老街的门牌号。“这些工具,”林仲秋说,“是陈爷的‘老伙计’,比亲人还亲。”
喜欢快穿:绑定逆袭系统后我杀疯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快穿:绑定逆袭系统后我杀疯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