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似归顺的齐国高层人物赵俨、陈登等人就需要琢磨了。
赵俨是齐国外姓诸将中与于禁其名的人物,也是先前齐国在睢阳一带防线的总司令。但和于禁不同的是,他是颍川人,是自己人。于禁,可不是出身颍川、谯郡,属于外人。
赵俨的归顺,对于国朝安抚豫兖二州,有着定鼎之用。
当然,他也许是齐国颍川士族对国朝的尝试。
和亡国灭族相比,当然是灭族最严重啊。
国家没了就没了,我家可得保住。只要保住家族,凭借几代的传承,怎么着也能在大周混出名头。而且,大周的庙堂上也不是没咱颍川人。
所以,对赵俨的处理,其实就是给颍川士族一个表态。
而怎么给,给多大的态度,就需要细思了。
一州布政使肯定会让颍川士族满意,但赵俨在颍川士族中还不是领头羊的位置。
给了他这么高的位置,荀彧、陈群又怎么安置?
况且,以荀彧、陈群为首的颍川士族在之前可是坚定的抵抗份子!
不像徐州士族那般在齐国庙堂没有话语权,国朝大势方显,以糜竺、曹豹为首的当地大族就迫不及待的归顺了。也就陈登顽抗了许久,但相比起颍川士族先前的作态,也显得没那么突出了。
划成份很重要!
怎么把握这个度,也更重要。
颍川太守、上卿。
封侯不可能的,你一个抵抗分子,再大的脸也不可能。换荀彧、陈群来,自己可能还会给郭嘉、钟繇一个面子。
给你个颍川太守的实职,是做给荀彧、陈群看的。
关于徐州的陈登,高诚打算问一下糜竺的意思。
糜竺归降后,做的可是非常够意思。不仅带头为韩武、张辽所部提供军粮,还尽力安抚徐州北部的流民。给徐州士族起了个好榜样的同时,也让高诚对糜竺更加高看一眼。
后面若是糜竺能够做的更好一点,高诚不介意让这位徐州首富成为徐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或者说,现在就可以给个暂代的名头,给点鼓励!
倒是兖州,高诚现在不知道该让谁来承担这项重责。
兖州是齐国的基本盘,也是齐国经营时日最久的地盘。虽然兖州地区的士族对曹老板一直很不满意,但这就不代表他们对大周就会满意。
还是得找个跟兖州有关系的人物,来安抚这片地区。
蔡邕倒是兖州陈留人,但年纪毕竟大了,来回奔波累坏了咋办。
他俩女婿,周瑜是军方重要人物,不合适。杨修,同样不妥!
再想想其他人,算了!
还是跟蔡老头子去封信,问问他有啥人选推荐吧!
好歹也是当世大儒,总归有几个亲近的学生吧.....
——————————
临近岁旦。
昌邑城外的寨栅工程已经完成。
城内的齐军在周军构筑寨栅的时候,还有出城作战破坏的勇气。而现在,已经失去了出城作战的能力。
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寨栅工程的完成,这道寨栅更多的是军事上的作用。
而城内的齐军现在面临的是人心方面的难题。
自上而下的人心动荡!
汝颖士族集团很显然对赵俨的安排很满意,他们也明白自身的处境,现在大周上下留足了面子,不能再犟了。
曹操面对这种情况也没什么办法,荀彧已经帮不上忙了。
汝颖士族不会选择跟着齐国一起完蛋。
荀彧只是汝颖士族的代表人物,每一个家族都有自己的选择,甚至荀氏一族也都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可以说,要不是现在荀彧还在帮自己与各家族交涉,城内军队还掌握在自己手中,昌邑城早就破了。
但随着时日渐去,昌邑城早晚都会崩塌!
睢阳之败,就是国运之败!
而大河南岸的虎牢关,也日益不支。
随着围关日久,迟迟没有昌邑的讯息,再加上国朝的一系列宣传。
每天都有齐兵士卒翻出关城,向城外的周瑜等部投降。
于禁已经渐渐弹压不住了!
但他还在支撑,让高诚很是有些不解。
自己不是没有给过他许诺,镇南将军、一军军将、钜平县侯的待遇了。虽然比他现在一方面司令员的大权在握差点,可你们现在是败军之将,是降将啊!
扭捏个啥呢!
没看跟你同为司令员的赵俨,现在连个侯位自己都不舍得给。
日后,就算是荀彧、陈群等人归顺,最多也就是乡亭侯,想要县侯,一辈子都没门!
....
很快,高诚便知道于禁在想什么了!
随着岁旦过去,蔡邕给自己招来了其高徒。
江东吴郡顾氏家族的顾雍!
害!
自己怎么就忘了这位。
而随之,高诚也立马安排千里而来的顾雍担任兖州布政使。
消息传到虎牢关的时候,于禁次日就开城投降了。
感情说到底还是在看兖州的局势啊!
不过,蔡老爷子的名头还真是好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下末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天下末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