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娟微微点头,眼神里透露出几分思索。陈静话里的分量她自然懂,牵扯到资产过户这般大事,确实容不得半分草率。
“你说得在理,”她轻声应道,语气里裹着几分疲惫,“珍珠那边,确实还得再观察观察。”
陈静见她采纳了建议,心底暗自松了口气——她太清楚,若真把资产过到珍珠名下,自己那份压在心底的愧疚,只会重得更喘不过气。
于是一到周末,陈静便动身去了古塘村。这一次,她不再刻意回避苏家人,径直朝着李建国家走去。
推开门的刹那,淡淡的药味扑面而来。
躺在床上的李建国气息微弱,早已没了往日的硬朗。
陈静从李建国断断续续的叙述里,她才知晓他的难处:为了治病,家里积蓄早已耗尽,亲友们能借的都借遍了,可后续的康复费用,依旧是座山压得他们家喘不过气来。
李建国说着,眼中翻涌着无奈与绝望,枯瘦的手无力地垂在床沿。
陈静心口一阵刺痛,连忙上前安慰:“李大哥,钱的事你别愁,我一定尽我所能帮你渡过难关。”
话音刚落,“哐当”一声轻响,苏念塘提着半箱没卖完的冰棒推门而入。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得湿透,贴在泛红的脸颊上,黝黑的皮肤衬得一双眼睛格外明亮。看清屋里的人,她惊喜地睁大眼睛:“陈静阿姨!您怎么来了?”
陈静望着念塘晒得黝黑却依旧灿烂的笑脸,心里一阵酸。当年若不是自己从中作梗,这孩子本该是吴静名正言顺的女儿,何至于顶着烈日卖冰棒攒学费?强烈的负罪感猛地扼住喉咙,她仓促地别开了视线,不敢再直视念塘那纯粹的目光。
这时,李建国费力地喘了口气,望向陈静的眼神里,虚弱中却透着难掩的骄傲:“不过……我家念塘有出息了!她考上苏城大学了,通知书早就收到了!这孩子从小就懂事,现在总算熬出好前程了……”
陈静先是一怔,随即脸上漾开欣慰的笑,喃喃道:“真是太好了,等念塘到了省城,我总算有机会,弥补当年犯下的错了。”她连忙追问,“你什么时候去学校报到?”
苏念塘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笑着回应:“下周一就开学啦,我打算提前两天过去,先熟悉熟悉环境。”
陈静知道了念塘的情况后,她没多停留,临走时悄悄在桌角压了五百块钱。等苏念塘发现那叠带着余温的钞票时,她的身影早已消失在村口的田埂上。手里攥着钱,苏念塘心里五味杂陈,暗暗想着,日后定要把钱还给陈静阿姨。随后,她便开始收拾行囊,洗得发白的衣物、翻旧的书籍都仔细叠好,还特意买了个崭新的笔记本,盼着能记下大学里的点点滴滴。
而陈静离开后,也一直惦记着念塘,盘算着等她到了学校,再找机会去看看她,能帮衬的地方,一定不会含糊。
几天后,便是苏念塘奔赴省城报到的日子。
一大早,古塘村的李建国家门口就热闹了起来。
村支书提着个鼓鼓囊囊的蓝布包,早已等在她家门口——里面是崭新的笔记本、钢笔和一套精装词典,还有用红布裹着的两百块钱,那是村集体凑出来的心意,沾着泥土的温热,沉甸甸的。
“念塘啊,到了省城好好学!你是我们古塘村的骄傲!”村支书的声音洪亮,眼里满是欣慰与期盼。
苏念塘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碎花衬衫,胸前佩戴着一朵硕大的大红花,鲜艳的红绸子衬得她脸颊格外红润,双眸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光亮。
身旁的李建国,尽管身子依旧虚弱,脸上却漾着掩不住的自豪,眼神里满是不舍与期许。
他轻轻拍了拍念塘的肩膀,声音沙哑却坚定:“念塘,到了大学好好读书,遇上啥难处,就给家里写信。”
一旁的李老太早已红了眼眶,颤巍巍地拉起苏念塘的手,粗糙的掌心反复摩挲着她的手背,浑浊的老眼里滚出泪珠:“念塘啊,这一去省城路途遥远,天冷了记得加衣裳,别舍不得吃。奶奶给你缝的鞋垫,放在箱子最底下了……”说着,她从围裙兜里掏出个油纸包,硬塞进苏念塘手里,“这是攒的鸡蛋钱,你拿着零花,可别委屈自己。”
苏念塘喉咙发紧,她紧紧抱住李老太,泪水夺眶而出:“奶奶,您放心,我一定照顾好自己,等我安顿好,就回来看您。”
她把油纸包又塞回李老太手里,目光坚定而温暖,“奶奶,您年纪大了,这钱您留着买点好吃的,别总惦记我。我会用课余时间打零工的,您不用操心。”
站在身后的李水生和潘红霞也围了上来。李水生拍了拍胸脯,声音洪亮地说道:“念塘,到了省城要是有人欺负你,就写信回来,哥就算坐火车也得去给你出气!”
潘红霞笑着递上一个包裹,说道:“这是我给你打的毛线手套,冬天戴着暖和。还有李叔家的事你放心,我每天都会过来帮忙的。”
苏念塘接过包裹,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她看向李水生和潘红霞,说道:“红霞,谢谢你。我去上学后,就要多麻烦你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被扫地出门,身世曝光炸翻苏家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被扫地出门,身世曝光炸翻苏家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