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郑勤跃的同意,马悦感觉自己像是拿到了一张通往未来的万能门票。她没有丝毫的耽搁,立刻兵分两路,开始为自己和“孩子们”的未来,铺设两条平行的、同样坚固的轨道。
一方面,她联系了那位器材供货商的爱人,妇科主任。电话里,她言辞恳切,姿态放得很低,将郑勤跃的“事业压力”和自己“急于为夫家开枝散叶”的苦心渲染得淋漓尽致。对方显然对这位目前公司大客户极为重视,满口答应会亲自安排,并为他们预约了第二天下午的专家会诊。马悦挂掉电话,看着日历上圈出的日期,心中一片冰冷。这不再是关于爱情和家庭,这是一场精密的、关于基因和时间的手术。
而另一方面,她则拨通了一个熟悉的号码。
电话那头,是她高中的同学,张曼。毕业后,两人都在天津发展,虽不常见面,但彼此的底细都清楚。张曼嫁得不错,自己也在教育局系统内混得风生水起,是马悦早就记在心里的一颗重要棋子。
“曼曼,是我,马悦。”她的声音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帮我个忙,我女儿宝宝,该上小学了,你那边有没有门路?”
张曼显然习惯了她的风格,也直接回道:“怎么?不在你家附近上吗?你那边可是市中心学区啊?”
“我跟郑勤跃这边正是事业上升期,天天忙得脚不沾地,孩子放在身边不方便,也影响我们二人世界。我爸妈带着也不是长久之计。”
她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我跟勤跃商量了,孩子的教育是头等大事。钱上你不用担心,他托底,就要最好的。”
“最好的”三个字,让张曼立刻明白了她的要求。
“那只有一个地方了,”张曼压低声音,“那所国际私立学校,从小学到高中一条龙,进去就等于半只脚踏进了名校。就是费用不低,而且学位特别紧张,正常排队得等好几年。”
马悦等的就是这句话。
“钱不是问题,排队也不是问题。”马悦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你帮我问问,需要什么‘赞助’或者‘建设费’,你直接跟我说。另外,宝宝她亲爸……就是王本源,他一直觉得亏欠孩子,这次正好让他出笔学费,也算是尽尽父亲的责任。”
一石三鸟。
她不仅能为女儿铺好一条完美的教育之路,彻底将这个“拖油瓶”安置好,免去自己怀孕和产后育儿的烦恼;还能借此机会,狠狠地敲前夫王本源一笔竹杠,让他为自己的过去继续买单;更重要的是,这件事办成,她在郑勤跃面前,更是一个深谋远虑、处事周全的“贤内助”形象。
“行,我明白了。”张曼爽快地答应,“我帮你去问问,有消息了就告诉你。”
挂掉电话,马悦长舒了一口气。
她看着窗外,心中那盘棋已经越来越清晰。试管婴儿,是她巩固自己在郑家地位的进攻之矛;而安顿好女儿,则是她清除所有后顾之忧、稳固后方的防守之盾。
她马悦的人生,绝不允许出现任何意外和瑕疵。无论是婚姻,事业,还是孩子,都必须在她的掌控之下,按照她最完美的剧本,一步步走下去。
而她,将是这场大戏唯一的、也是最终的导演。
王本源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从前岳母口中得知这个消息的。
那天他照例去接女儿宝宝,前岳母一边给孩子整理书包,一边状似无意地提了一句:“本源啊,悦悦给宝宝联系了个好学校,说是国际私立,从小学到高中都管,以后考大学都省心了。”
王本源正逗着女儿笑,闻言动作一顿:“国际私立?哪个学校?”
“就那个最有名的,听说进去的孩子,以后不是出国就是上名校。”前岳母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骄傲。
王本源的心却沉了下去。他知道那所学校,在天津的家长圈里,它几乎是“精英教育”的代名词,但同时也是“昂贵”和“寄宿”的同义词。
他放下女儿,把前岳母拉到一边,压低了声音:“妈,那学校不是要寄宿吗?宝宝才多大?刚上小学就让她住校,这……对孩子成长不好吧?孩子这么小,最需要的是家里的温暖。”
他不是心疼钱,或者说,钱只是一方面。作为一个父亲,他更在意的是女儿的心理健康。他无法想象,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在最需要父母陪伴的年纪,却要独自面对一个陌生的集体环境,每周只能在周末回家。
前岳母叹了口气,也有些无奈:“我也这么跟悦悦说了,可她不听啊。她说她忙,没时间管孩子,送到学校里最省心,老师比我们懂教育。还说,这是为了宝宝好,不能让她输在起跑线上。”
“什么起跑线?这么小的孩子,家就是她的起跑线!”王本源有些激动,声音也大了起来,但看到女儿投来的好奇目光,他又立刻压了下去。
他掏出手机,直接拨通了马悦的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马悦的声音带着一丝不耐烦:“有事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往复的算计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往复的算计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