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来自界域之外的意念,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林风心中激起层层涟漪后,便悄然隐没,再无踪迹。但“真正的黑暗”、“界域囚笼”这些字眼,却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他的认知之上。
他知道,云岚城的安宁,或许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短暂的平静。一个能够轻易穿透初步成型的灵能矩阵、传递如此信息的存在,其层次远超现在的他,甚至可能超越了这片大陆的认知极限。
“危机迫近,但恐慌无用。”林风迅速压下心中的波澜,属于科学家的绝对理智重新占据上风,“唯有更快地发展,掌握更强的力量,才能在未知的风暴中拥有自保乃至破局的能力。”
他将这道意念信息列为最高机密,存入“织女星”核心数据库,并设置了触发式警报。当前,提升云岚城整体实力,完善灵能矩阵,依旧是重中之重。
点亮矩阵带来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
随着“虚空共鸣塔”持续稳定地从背景虚空中汲取、转化能量,云岚城彻底摆脱了对传统灵石和地脉灵气的依赖。精纯的、近乎无限的灵能,通过覆盖全城的矩阵网络,如同血液般输送到每一个角落。
民生方面,变化最为直观。
以往只有修士和富贵人家才能享用的“清心咒”、“避尘符”等效果,如今被集成到了家家户户的“基础生活灵能单元”中。只需消耗微不足道的矩阵能源,便能维持室内恒温恒湿、空气清新、尘埃不染。
城东新建的“灵能公共膳堂”,为所有居民提供免费的基础灵食,虽不能提升修为,却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以往昂贵的传讯玉符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价格低廉、由矩阵供能的“民用灵讯器”,实现了全城居民的即时通讯和信息共享。
医疗领域,结合了灵能场刺激和生物修复技术的“灵疗仪”开始普及,许多凡俗世界的疑难杂症迎刃而解,新生儿的天赋体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改善。
生产领域,变革更为深刻。
依托矩阵能源和标准化“灵能符文”体系,林家主导建立了“云岚灵能工业体系”。
城西的“灵能冶金工坊”规模扩大了十倍,能够稳定生产各种特性的导灵合金。
城南的“法器标准化制造中心”开始流水线生产制式的“灵能弩”、“高频灵能剑”、“基础防护腕甲”等,虽然品阶不高,但性能稳定,成本极低,足以武装一支庞大的低阶修士军队。
城北则集中了研究机构,在林小雅的带领下,不断优化现有技术,并尝试将更多“星灵符文”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修炼领域,则是矩阵带来的最大红利。
笼罩全城的灵能光雨虽已平息,但矩阵本身就是一个超巨型的“聚灵阵”和“能量筛网”。城内的平均灵气浓度稳定在外界的五倍以上,且精纯无比,极易吸收。四大区域的“聚灵塔”更是核心修炼圣地,其核心区域的灵气浓度达到了外界的二十倍!并且可以根据需要,临时调整灵气属性!
以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突破的瓶颈,在如此优越的环境下,变得不再艰难。每天都有修士突破的消息传来,整个云岚城的平均修为水平,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林家学堂(现已更名为“云岚理工学院”)成为了所有年轻人向往的圣地。第二批一百二十名学徒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数学、物理、能量学基础以及“灵能符文”知识。他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打坐练气的修士,而是新一代的“灵能工程师”、“能量架构师”。
云岚城,真正步入了一个以“知识”和“能源”为核心的“灵能新纪元”。城内居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自信、乐观、充满探索精神,对林风和林家的拥护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
与云岚城的欣欣向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天风皇朝的焦头烂额。
皇都,御书房。
气氛比之前更加凝重。风无极面前堆满了来自各方的紧急奏报。
北境,万兽山脉的兽潮规模远超预期,秦武将军虽奋力抵挡,但损失惨重,防线岌岌可危,急需增援和资源。
各地,关于云岚城“妖魔巢穴”、“邪术惑众”的谣言非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开始反噬。越来越多关于云岚城“灵能光雨”、“无限能源”、“人人如龙”的细节通过各种隐秘渠道流传开来,引发了底层民众和许多不得志的低阶修士的强烈向往,甚至开始出现小规模的、向云岚城方向的迁徙潮!
更让风无极心惊的是,各地藩王和手握重兵的边镇大将,递上来的奏折语气也开始变得微妙,询问“云岚异象”者增多,对中央的权威产生了隐性的挑战。
而最核心的,关于云岚城本身的情报,却因为窥天镜的反噬和后续所有侦查手段的失效,依旧是一片迷雾。他们只知道那座城变得不一样了,却不知道具体如何不一样,这种未知带来了最大的恐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黑科技修仙:开局被退婚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黑科技修仙:开局被退婚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