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门又被轻轻推开。
来人怯生生地探进头,手里提着一个打了几个补丁的大布包袱。两根麻花辫又粗又黑,但有些毛躁。
她身上穿着件深紫色碎花的棉袄,肘部和肩部打着颜色相近但略新的补丁。脸膛黑红,手指关节粗大,皮肤粗糙,一看就是常年劳作的手。
她眼神躲闪,小声问:“请…请问,这里是307宿舍吗?”
“是的是的,快进来!”段英楠热情地招呼,“又来了一个同志!我是段英楠,会计专业的。”
胡文玉也停下手,看向门口,微微颔首示意。
王盼娣低着头走进来,声音细若蚊蚋:“俺叫王盼娣…是对外贸易的…”
“哎呦,那你们是同学呢!”段英楠笑着指指胡文玉,然后又对王盼娣重复了一遍刚才告诉胡文玉的信息,
“……床铺有学号,水房在那边尽头,打热水在东头……”她说得仔细,王盼娣听得极其认真,不住地点头,眼神里带着感激和紧张。
“谢…谢谢大姐。”王盼娣小声道谢,拘谨地找到自己的床位,是挨着胡文玉床铺的下铺,她开始小心翼翼地解包袱,胡文玉瞥了一眼,里面只有一条薄被子。
胡文玉问她,“你还没领东西吧,我也还没领,不如咱俩这会先去领东西换饭票吧。”
王盼娣点点头,有人一起她心里才没那么怕。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她心里可慌了。
她刚到报名点登记时,老师忙着,就先自己提着包袱到宿舍了。其实,她这会又渴又饿。
胡文玉将包放好,给段英楠打过招呼,带着王盼娣出门。两人先到了发放物资的小楼,两人拿着粮油关系证明成功领到了饭票。
还领到了现金补助,根据每人的家庭情况领取不一样。王盼娣每月可以领到17元,胡文玉领到了每月12.5元。
王盼娣攥着补助金,脑子里晕乎乎“胡同志,上学还给发钱?”
“对啊,这是国家对于我们这一批学生有补助,我们要好好学习。”
王盼娣心里默默算了一笔账,每个月17元,那她省着点,应该就不用家里给她寄钱了。她心里的一点担忧散去,她要写信告诉家里这个好消息。
“我们还要买脸盆、暖壶、洗澡也要澡票。你带被褥了吗?”胡文玉忍不住提醒。
“我就带了条薄被子跟些衣服.....”王盼娣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那你得赶紧买,要不晚上怎么办,北京还挺冷的。我们去问领物资的老师。”胡文玉拉着她又转身而去。
然后得到一个好消息,家庭贫困的学生可以申请棉絮券购买棉花自己做被褥。胡文玉又陪着王盼娣买了棉花回宿舍,顺便各自买了一个脸盆。
回到宿舍,宿舍又到了一位新同学。
她是由一位面容憔悴的中年妇女陪着来的,母女俩脸色都不太好看。刘晓艾穿着件半新的藏蓝色棉袄,辫子梳得一丝不苟。
她母亲嘴里不停念叨着:“……这床位咋靠门呢?风大……晓艾你记得啊,粮票省着点用,你弟弟……”刘晓艾皱着眉,不耐烦地打断:“知道了妈,你快回去吧!”
她母亲叹口气,又叮嘱了几句才离开。刘晓艾把铺盖卷往床上一扔,她是王盼娣对面的下铺。重重叹了口气,这才看向宿舍里其他人,勉强挤出个笑:
“你们好,我叫刘晓艾,英语专业的。”
段英楠依旧热情回应:“你好刘晓艾同志,我是段英楠。”胡文玉再次点头致意。王盼娣则像是被吓了一跳,小声回了句“你好”。
段英楠看出刘晓艾情绪不高,但还是把“生存指南”又耐心说了一遍给她听。刘晓艾听着,眼神却有些飘忽,只是“嗯嗯”地应着。
王盼娣手中针线飞舞,她得赶紧把被子缝好。
胡文玉则是收拾着自己的行李,盘算着怎么把暖壶带出来,至于床单衣服那些,趁着天黑悄悄带出来一两件就行。
她先去一楼宿管处,从阿姨那接了点热水,确认了今天澡堂供应热水。上楼后用脸盆装着洗漱用品要去澡堂,询问了三位室友,只有段英楠回应,两人结伴而去。
路上,段英楠热情的介绍着自己的情况。
“小胡,我是四川人,今年26了,已经结婚,有一儿一女,你是哪里人啊?”
“段姐,我是山东人,今年21,在甘肃插队4年,我结婚了,我丈夫是军人,已经牺牲了。”胡文玉大大方方的介绍自己。
“真对不住!”
“没事,段姐,”两人就这样沉默下来。
洗完澡,胡文玉觉得轻了两斤,火车上的两晚真是太难受了,今晚可算可以睡个好觉。
回到宿舍,将换下的衣服洗了,段英楠主动提议:“一会儿食堂该开饭了,咱们一起去吃饭吧?顺便认认路?”
胡文玉放下手中的毛巾,“好。”
王盼娣也从床铺上应声,立刻紧张地站起来:“俺…俺也去。”
刘晓艾犹豫了一下,也拿了饭盒:“走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七零寡妇,上学再嫁经商三不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七零寡妇,上学再嫁经商三不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