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场寂静。男人的眼镜片反射着天光,一时语塞。
“叮咚——”
一声清越的、如同泉水滴落的声响。众人惊愕抬头,只见老槐树下那个由落叶组成的漩涡,竟开始逆时针旋转,缓缓升起。无数金色的音符从漩涡中飘出,汇聚在空中,凝成了一句完整的方言:“细伢子,转来恰饭咯!”(小孩子,回家吃饭了!)
“是‘乡音’醒了!”阿响惊呼出声,眼泪夺眶而出。他听懂了,这正是奶奶生前每天傍晚喊他回家吃饭的声音!
韩林瞬间明白了。他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奶奶的教诲在他耳边回响:“说话,要带着心。喊人要亲切,骂人要留三分,夸人要真心实意。声音是有温度的。”
他走到古井边,将那块鹅卵石投入井中。水面荡开一圈圈涟漪,他对着井口,用尽力气,喊出了那句早已生疏的方言:“婆…婆,我转来恰饭咯!”
声音顺着井壁传入地底,仿佛触动了某个古老的开关。
“是奶奶的魂,在唤我们!”奶奶的远房侄女从人群中走出,这位在城市里当老师的年轻人,泣不成声,“姑婆走前,把这个本子交给我,说要是有一天,村里的声音要没了,就交给你这个姓韩的娃。她说,乡音在,家就在。”
韩林接过那本被泪水打湿的《俚语汇释》,手微微发抖。他守护的,是一门门与血脉相连的语言,是维系着乡土情感的无形纽带。它曾被现代化的浪潮冲刷,被普通话的普及稀释,但只要有一颗愿意倾听的心,一双愿意诉说的心,它终将苏醒,用最熟悉的乡音,温暖每个漂泊的归人。
雨水当日。
细雨霏霏。新立的“乡音守护站”牌子下,韩林和阿响一起,将《俚语汇释》的首页,贴在了公告栏上。老槐树下,那个声音的漩涡静静悬浮,像一枚守护的图腾。
“声魂归位,乡音绕梁…”韩林用方言,缓缓念出书中的第一句注解。阿响受到感染,也用方言,跟着念了起来。他们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村庄。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围了过来。起初只是好奇,但当第一个老人用方言回应时,那声音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所有人尘封的记忆。不一会儿,巷弄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带着浓浓乡音的交谈声。
“他婶子,今朝落雨,明朝怕是好天哦!”
“是哩!阿响,你屋里作业做完了冇?”
“做完了!等下同你去河里摸螺丝!”
那声音,不再是模糊的背景音,而是充满了力量和温度。韩林笑了。他知道,他守护的不仅是这些词汇的本身,更是中国人“根”的文化,是那份“月是故乡明,话是乡音亲”的朴素情感。它曾被全球化的语境边缘化,但只要有人愿意开口,去诉说,去倾听,它终将回归,用最亲切的乡音,治愈每个孤独的灵魂。
暮色四合,雨停了。村中的炊烟袅袅升起,伴随着家家户户窗口透出的、带着方言的笑语,构成了一幅最动人的画卷。老槐树下的声音漩涡,渐渐融入了这片温暖的声浪之中,再也看不见,却又无处不在。
山高水长,乡音绵长。暖意,已在唇齿间流淌。
喜欢混沌星图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混沌星图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